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江中游春播与夏播玉米籽粒脱水及机收质量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梁如玉 1 ; 黄益勤 2 ; 展茗 1 ; 刘志辉 1 ; 王燕 1 ; 刘永忠 1 ; 杨仁能 1 ; 汪恒进 1 ;

作者机构: 1.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农村部长江中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春播;夏播;籽粒脱水;机收质量;长江中游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897-9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长江中游春播与夏播玉米机收质量、籽粒脱水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长江中游两熟制玉米机械化收获配套种植模式及农艺措施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9年在长江中游(湖北省荆门市)选用3个当地的主栽玉米品种[登海618(DH618)、迪卡653(DK653)和豫单9953(YD9953)],设春播和夏播2个播种季,于生理成熟期(T1)、生理成熟后7 d(T2)及生理成熟后14 d(T3)分期进行籽粒机械收获,比较分析春播与夏播玉米的产量、籽粒脱水动态、机收质量及其对延迟收获的响应差异,并通过回归分析研究机收籽粒破碎率的主要影响因子及籽粒脱水与吐丝后活动积温(GDD≥10℃)的关系。【结果】春播与夏播玉米生长期间气象条件差异明显,春播玉米较夏播玉米生育期长、干物质积累多,3个品种的春播产量显著高于夏播产量(P<0.05,下同),平均提高64.6%。春播与夏播玉米的机收含杂率均低于3.00%,但机收籽粒破碎率与损失率偏高,是影响机收质量的主要原因。春播玉米收获时的籽粒含水量(15.7%~35.5%)高于夏播玉米(14.6%~21.5%),且均随收获期延迟而明显下降。春播玉米机收籽粒破碎率随籽粒含水量的增加而呈直线升高趋势(R2=0.543,P=0.024),夏播玉米机收籽粒破碎率与籽粒含水量则呈二次曲线关系(R2=0.509,P=0.118)。春播玉米的籽粒体积(0.27~0.36 cm3/粒)明显大于夏播玉米(0.19~0.32 cm3/粒),玉米籽粒体积与机收籽粒破碎率存在显著的负二次曲线关系(R2=0.452,P=0.009)。春播与夏播玉米的籽粒含水量与GDD≥10℃呈显著的Logistic曲线关系,不同播种季玉米籽粒脱水速率对GDD≥10℃的响应也存在明显差异,籽粒水分下降至相同水平时,春播玉米所需的GDD≥10℃均高于夏播玉米。【结论】长江中游春播与夏播玉米生长及收获期间的气象条件差异导致其机收产量、机收质量及籽粒脱水过程存在明显差异。与夏播玉米相比,春播玉米生育期更长,生物产量较高,机收籽粒破碎率较低,但二者的机收损失率相当。在长江中游延迟收获对夏播玉米机收质量影响不明显,但延迟7 d收获可有效降低春播玉米机收籽粒破碎率与机收损失率。

  • 相关文献

[1]鄂中棉区夏播棉花灌溉与否对其产量的影响. 胡国祥,蔺江霞,韩光明,黄昌武,贺玉贵,施爱民,周家华,李红菊,王美容. 2016

[2]长江中游夏玉米成熟期茎秆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张士龙,贾海涛,贺正华,黄益勤. 2020

[3]延迟收获对长江中游春玉米农艺性状及机收质量的影响. 刘志辉,展茗,梁如玉,王燕,刘永忠,黄益勤,杨仁能,尚春辉. 2021

[4]长江中游杂交早稻的现状及发展措施. 杨国才,周雷,刘凯,陈志军,胡刚,李三和,闸雯俊,游艾青. 2015

[5]黄冈市某奶牛场DHI技术应用情况报告. 李晓锋,熊海谦,李文功,毛丹,熊琪,索效军,陈明新. 2013

[6]长江中游地区狗牙根和白三叶生产力对种间竞争的响应. 田宏,刘洋,蔡化,张鹤山,陈明新. 2011

[7]长江中游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规范. 别墅,王孝纲,张教海,夏松波,余隆新,张友昌. 2012

[8]长江中游棉区棉田种植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张教海,别墅,王孝刚,唐仕芳. 2002

[9]玉米与大豆吸收磷的数学机理模型应用研究. 姚其华,邓银霞. 1999

[10]糙米代替玉米对仔猪增重效果的研究. 何瑞国,刘贵生,杨京,胡高峡,林发光,梅传龙. 1993

[11]玉米ZmPti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邹华文,张再君,李翠花. 2010

[12]玉米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丁亨虎,刘克芝,吴家琼,李良泽,付勇,杨必洪. 2015

[13]应用Bt制剂综合防治超甜玉米害虫. 陈伟,胡洪涛,李芒,周荣华,钟连胜,曹春霞,陈家兴. 2002

[14]80份玉米材料耐旱研究初报. 贺正华,张士龙,黄益勤. 2017

[15]半夏对3种常见农作物的化感作用及其生理机制研究. 周武先,罗孝荣,段媛媛,艾伦强,何银生,刘海华,黄大野,张美德. 2019

[16]湖北省玉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和对策. 张士龙,贺正华,李珍连,黄益勤. 2017

[17]邻作作物对玉米田害虫与天敌发生的影响. 李文静,许敏,王玲,许冬,杨妮娜,丛胜波,万鹏. 2021

[18]玉米抗虫新种质的创制. 张士龙,贺正华,邱法展,黄益勤. 2013

[19]红小豆与玉米间作试验. 何桃元. 1999

[20]玉米豆粕混合水活性等温吸附曲线研究. 魏金涛,张妮娅,李绍章,齐德生,黄少文,张巍,赵娜,杨学海.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