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质覆盖式免耕播种技术对玉米出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史健伟 1 ; 邹华芬 1 ; 严晓丽 2 ; 孙海天 1 ; 王宏轩 1 ; 李海亮 1 ; 汪春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基质覆盖;玉米幼苗;免耕播种;生长性状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16 期

页码: 125-1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明基质覆盖式免耕播种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基质覆盖量和基质占比,以彩甜糯2号玉米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基质覆盖量(9.0、16.1、25.0、36.1 t/hm2)和5种基质占比(40%、50%、60%、70%和80%),以常规种植方式为对照(CK),开展基质覆盖式免耕播种田间试验,解析基质覆盖量、基质占比对玉米幼苗出苗率、生长性状、物质积累量和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质覆盖量为16.1 t/hm2,基质占比为60%时出苗率达到最大(96.34%).基质覆盖量为16.1 t/hm2和基质占比60%(A2处理)时玉米幼苗性状表现好,早期易发挥显著优势,幼苗长度、胚芽鞘长度、初生胚根长度以及茎基宽均优于其他处理.基质覆盖量为16.1 t/hm2和基质占比60%时总根长度、根表面积、平均直径达到最大值,A2处理总根长度较CK增加44.93%,根表面积较CK增加65.09%.基质覆盖量为16.1 t/hm2和基质占比60%时玉米幼苗地上生物质积累量最大,基质覆盖量为25.0 t/hm2和基质覆盖量为36.1 t/hm2处理的地下生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但其地上生物质积累量均不具有优势.基质覆盖式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适宜基质覆盖量为16.1 t/hm2,基质占比为60%,此时培育玉米幼苗出苗率高,幼苗性状好,生物量提高显著,根系活力好.研究结果可为亚热带地区玉米免耕播种种植技术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基质覆盖式免耕播种技术对玉米生长性状的影响研究. 李海亮,汪春,邹华芬,孙海天,余兵兵,汪汇源. 2020

[2]盐胁迫下NO对玉米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顾庆龙,莫亿伟,涂庆华,李运合,胡玉林,习金根. 2009

[3]盐胁迫下外源NO对玉米幼苗叶片蔗糖代谢的影响. 李运合,钱善勤,覃逸明. 2010

[4]麻疯树种源/家系生长和结实变异研究. 沈俊岭,骈瑞琪,孙佩光,陈晓阳. 2013

[5]水分胁迫对大芒幼苗生长性状及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 庄辉发,林位夫. 2008

[6]割苗对基质覆盖免耕播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严晓丽,李海亮,于珍珍,邹华芬,王宏轩,孙海天,史健伟. 2023

[7]苗期机械损伤对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熊焰,王辉,王军,王露露,周霞,王健华,伍苏然. 2022

[8]3个番木瓜品种组培苗在云南元谋地区的种植试验. 周鹏,纪中华,段日汤,沈文涛,黎小瑛. 2011

[9]海南黑山羊GH1基因SNPs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管凇,周汉林,徐铁山,孙卫平,胡海超. 2021

[10]番鸭及半番鸭SNP研究进展. 徐铁山,刘志勇,林哲敏,陈积坤,顾丽红. 2017

[11]北京鸭早期生长性状的遗传分析. 徐铁山.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