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天学 1 ; 张绍芬 1 ; 赵霞 2 ; 李潮海 1 ;
作者机构: 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玉米;间作;生态区域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08 年 37 卷 05 期
页码: 16-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随着我国耕作制度的变革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玉米间作模式也在发生着演变。为此综述了玉米间作增产的理论基础和适合我国不同生态区域的玉米主要间作模式,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相关文献
[1]玉米与不同植物间作对田间氨挥发的影响. 聂胜委,陈源泉,隋鹏,高旺盛,黄坚雄,李媛媛,熊杰,史学朋,吴雪梅,孙自广. 2011
[2]苜蓿、绿豆与玉米间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张佳宁,杜君,郭孝. 2022
[3]不同类型及品种油菜与小麦间作效应研究. 文雁成,宋文光. 1993
[4]铅冶炼污染石灰性土壤上冬小麦间作伴矿景天的探讨. 卢一富,李真理,阮心玲,李会勇,张红毅,田会阳,李立平. 2015
[5]小麦间作豌豆和挥发物释放结合不同器械施药对麦田害虫和天敌的影响. 谭晓玲,闫甲,苗进,孙靖轩,陈巨莲. 2021
[6]葡萄与小麦间作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 吕中伟,王鹏,刘德畅,韩永平,许领军,朱伟. 2010
[7]间作、轮作对连作花生植株生长、产量及品质的改善效应. 丁迪,刘涵,汪江涛,朱晨旭,王琦,刘娟,焦念元. 2024
[8]河南省玉米育种现状、问题及对策. WANG Zhen-hua,王振华,ZHANG Xin,张新,ZHANG Qian-jin. 2008
[9]不同耕作与保墒措施对小麦、玉米周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YANG Yong-hui,杨永辉,WU Ji-cheng,武继承. 2014
[10]几种作物秸秆基质的比较研究. 程志芳,王晋华,赵肖斌,米国全. 2010
[11]玉米冠层光谱在农学参数上的应用研究. 赵巧丽,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郑国清,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乔淑,冯晓. 2007
[12]玉米杂交种郑单14号(豫玉18号)选育. 王义波,王振华,王永普,张新. 2000
[13]播期对玉米早代自交系田间抗病性表现的影响. 张新,王义波,王振华,王永普. 2000
[14]玉米冠层光谱在农学参数上的应用研究. 郑国清,赵巧丽,乔淑,冯晓. 2007
[15]洋葱-西瓜-辣椒-玉米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常高正,王志勇,黄俊喜,康有亮. 2007
[16]河南省玉米种质基础、杂优群划分和杂交优势利用模式研究. 王振华,张新,王俊忠,温春东. 2002
[17]玉米新核雄性不育基因ms-t0326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Shuanggui Tie,铁双贵,Weihong Zhu,朱卫红,Ruonan Sun. 2008
[18]河南省玉米地方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研究. WANG Li-feng,王利锋,LI Hui-yong,李会勇. 2008
[19]不同灌溉方式水肥一体化对小麦-玉米周年节水增效的影响. PAN Xiaoying,潘晓莹,WU Jicheng,武继承,YANG Yonghui,杨永辉,WANG Yue,王越,GAO Cuimin. 2019
[20]不同灌溉方式水肥组合对小麦-玉米周年节水增效的影响研究. WU Jicheng,武继承,YANG Yonghui,杨永辉,PAN Xiaoying,潘晓莹,ZHANG Jiemei,张洁梅.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盆景灵芝栽培技术
作者:杨豫龙;王会锋;赵霞;刘点;燕树峰;王明瑞
关键词:
-
不同剂量聚天门冬氨酸复合肥对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温智国;郑浩赢;陈婷;谢孟河;赵霞;梅沛沛
关键词:玉米;聚天门冬氨酸复合肥;产量;氮素利用率;无机氮残留
-
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在郸城县的应用
作者:王会锋;李春苗;齐红志;王中月;周鼎;李廷辉;赵金锐;郭若冰;赵霞
关键词:玉米;密植;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郸城县
-
药用灵芝大棚菌包栽培技术
作者:赵霞;杨豫龙;刘点;周敏;王明瑞
关键词:
-
冬凌草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刘海芳;燕树锋;赵霞;杨豫龙;王会锋;刘点;赵芊雯
关键词:
-
玉米小斑病抗性种质鉴定及生理生化分析
作者:高刚强;刘海芳;陈银银;燕树锋;刘天学;温涛;高意帆;赵霞;穆心愿;杨豫龙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种质资源;防御酶;真菌病害;抗病性
-
授粉期高温胁迫对夏玉米植株形态、叶片光合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穆心愿;马智艳;卢良涛;吕姗姗;刘天学;胡秀丽;李树岩;蒋寒涛;范艳萍;赵霞;唐保军;夏来坤
关键词:夏玉米;授粉期;高温胁迫;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