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秸秆还田下施氮模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党建友 1 ; 裴雪霞 1 ; 张定一 1 ; 王姣爱 1 ; 张晶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秸秆还田;冬小麦;施氮模式;生长发育;产量;肥料利用率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4 年 34 卷 11 期

页码: 1552-15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给秸秆还田下山西南部一年两熟区冬小麦种植筛选适宜施氮方式,通过大田试验,以不施氮为对照,在施氮225.0kg·hm-2条件下设置10∶0、7∶3、5∶5和3∶7(底施∶拔节期追施比例)四种施氮模式,研究了玉米秸秆还田下施氮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干物质运转、肥料当季利用率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和施氮225.0kg·hm-2下,提高底施氮肥比例可增加冬小麦越冬前和拔节期单株茎蘖数和总茎数,并使旗叶SPAD值在灌浆前中期保持较高水平,且延缓其灌浆后期下降,促进灌浆期干物质向穗部转运和积累,增加成穗数和穗粒数,进而实现增产。施氮模式中底追比例7∶3的增产效果最好,籽粒产量达5 773.8kg·hm-2,较其他施氮模式增产1.58%~10.17%。增加底施氮肥比例可提高土壤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酶活性,促进冬小麦对养分的吸收及其向籽粒的转运,提高肥料当季表观利用率。底追比例7∶3的氮磷肥利用效果最好,其中氮肥当季利用率较其他模式提高1.46%~3.06%,磷肥当季利用率提高0.76%~3.34%;钾肥利用效果以氮肥全部底施最好,较其他施氮模式提高4.54%~14.53%。因此,山西省南部一年两熟种植区在玉米秸秆还田下冬小麦的合理施氮模式为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

  • 相关文献

[1]灌水时间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党建友,裴雪霞,王姣爱,张晶,曹勇,张定一. 2012

[2]冬水前移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闫翠萍,肖俊红,张晶,裴雪霞,董飞,张定一. 2018

[3]控释肥料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栗丽,洪坚平,王宏庭,谢英荷. 2012

[4]地膜穴播栽培地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黄明镜,晋凡生. 1999

[5]氮磷肥配施对旱地苦荞产量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 赵鑫,邓妍,陈少锋,张宝林. 2016

[6]秸秆还田与施氮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 闫翠萍,裴雪霞,王姣爱,杨峰,曹勇,张晶,党建友. 2011

[7]秸秆与氮肥配施对冬小麦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孟会生,王静,闫永康,殷海善,李彬. 2012

[8]灌溉方法与施氮对土壤水分、硝态氮和小麦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 党建友,裴雪霞,张定一,张晶,王姣爱,程麦凤. 2019

[9]风化煤复合包裹控释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党建友,王秀斌,裴雪霞,杨峰,程麦凤,王姣爱,张定一. 2008

[10]不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宜丽宏,王丽,张孟妮,毛平平,党建友,吴会军,李银坤,张永清,张晶,裴雪霞,武雪萍. 2017

[11]冬小麦新品种长麦5079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常云龙,宋秀珍,连培红,王金花,刘彤. 2008

[12]复合包裹控释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党建友,裴雪霞,屈会选,程麦凤,王姣爱,张定一. 2009

[13]土壤紧实度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国红,张振贤,梁勇,曹之富. 2004

[14]高寒区旱地莜麦合理种植密度的研究. 马宏斌,郭瑞萍. 2006

[15]种植带与树干距离对间作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吕瑞洲,薛蔚荣,吴松松,岳茂林,权宝全. 2019

[16]不同播期对临花9号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杨秀丽,宁东贤,赵玉坤,杨丽萍,李楠,谢咸升. 2020

[17]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春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常乐,王丽霞,郭二虎,张艾英. 2020

[18]有机肥、无机肥与微肥配施对色素辣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莉萍,王军,段泽敏. 2009

[19]苗期施用EM菌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任瑞兰,王克功,王卫东,刘博,刘玲玲. 2013

[20]不同播期对谷子品种大同32号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绶,任月梅,杨忠,郭瑞锋,任广兵,冯婧.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