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稻田穗期主要捕食性天敌对两种盲蝽集团内捕食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乔飞 1 ; 王光华 1 ; 王雪芹 1 ; 胡阳 1 ; 祝增荣 1 ; 程家安 1 ;

作者机构: 1.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黑肩绿盲蝽;中华淡翅盲蝽;水稻抗虫性;分子检测;营养关系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6 年 53 卷 05 期

页码: 1091-11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集团内捕食是影响农业系统广食性天敌对靶标害虫控制作用的重要因素,全面揭示稻田广食性天敌对稻飞虱重要天敌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 Reuter和中华淡翅盲蝽Tytthus chinensis(St?l)(半翅目:盲蝽科)的集团内捕食作用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利用天敌。【方法】建立以两种盲蝽为猎物对象的种特异性二重定量PCR系统,检测比较不同抗性品种穗期田间主要捕食者对两种盲蝽的集团内捕食作用。【结果】(1)本研究建立的二重定量PCR具有的物种专化性,两种检测靶标灵敏度高且相似,可用于田间捕食者猎物分析;(2)感虫水稻品种上捕食者对盲蝽的捕食强度高于抗性水稻品种;不同种类捕食者对盲蝽的集团内捕食强度有显著差异;捕食者对黑肩绿盲蝽集团内捕食强度显著高于中华淡翅盲蝽。【结论】捕食性盲蝽在稻田生态系统遭遇集团内捕食,其集团内捕食强度与水稻品种抗性、捕食者种类和猎物丰富度有关。

  • 相关文献

[1]贵州蔗区甘蔗黄叶病发生情况的分子鉴定. 付瑜华,周玉飞,张正学,雷石富,李向勇,卢加举. 2015

[2]分子检测技术在转基因植物中的研究概况. 朱英,刘永翔,黄永会,刘作易. 2013

[3]29份小麦种质资源抗条锈病分子检测. 徐熙,杨喜翠,徐如宏. 2020

[4]贵州芸薹黄化病毒的分子检测及基因型鉴定. 王莉爽,李淳,陈小均,何海永,陈文,黄露,刘学辉. 2021

[5]植物化学诱变技术在育种中的运用及其进展 Ⅰ.化学诱变技术及诱变效率. 董颖苹,连勇,何庆才,徐涵. 2005

[6]植物化学诱变技术在育种中的运用及进展 Ⅱ突变体的筛选及分子检测. 董颖苹,连勇,何庆才,徐涵. 2005

[7]植物化学诱变技术在育种中的运用及进展Ⅱ突变体的筛选及分子检测. 董颖苹,连勇,何庆才,徐涵. 2005

[8]小麦种质抗条锈病鉴定与分析. 罗永露,陈天青,隋建枢,程斌,吴文强,王伟,何庆才,张立异.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