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粒度端元法在东海内陆架古环境重建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松 1 ; 常凤鸣 2 ; 李铁刚 3 ; 徐烨 4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4.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粒度端元法;东海内陆架;古环境重建

期刊名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ISSN: 0256-1492

年卷期: 2017 年 03 期

页码: 187-1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了解不同粒度端元法在东海内陆架古环境重建中的差异性和适用性,本文利用6种粒度端元法(非负矩阵分解、特征向量旋转、分层贝叶斯算法、粒级-标准偏差、理论函数拟合以及粒级主成分因子分析)对东海内陆架北部DC1孔的沉积物进行了粒度端元分离,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对比和评价,结合沉积学资料评估了不同粒度端元在东海内陆架古环境重建中的差异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上述6种方法均分离出2个具有沉积学意义的粒度端元(粗粒端元和细粒端元)。除粒级主成分因子分析外,其他5种方法的端元众值粒级大小和端元在钻孔中的含量变化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其粗粒端元指示了海侵砂沉积,细粒端元指示了河流细粉砂沉积;而粒级主成分因子分析得到的粗粒和细粒端元可能分别指示了风暴潮沉积和浪流搬运的再悬浮沉积。不同方法得到的粒度端元虽然在粒级分布、端元含量变化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上述6种端元法在东海内陆架古环境重建中都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其端元含量的变化均可有效指示末次盛冰期以来海平面波动引起的沉积环境的阶段性变化。

  • 相关文献

[1]东海内陆架有机碳的源—汇过程及其沉积记录. 张明宇,常鑫,胡利民,毕乃双,王厚杰,刘喜停.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