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松 1 ; 常凤鸣 2 ; 李铁刚 3 ; 徐烨 4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4.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粒度端元法;东海内陆架;古环境重建
期刊名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ISSN: 0256-1492
年卷期: 2017 年 03 期
页码: 187-1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了解不同粒度端元法在东海内陆架古环境重建中的差异性和适用性,本文利用6种粒度端元法(非负矩阵分解、特征向量旋转、分层贝叶斯算法、粒级-标准偏差、理论函数拟合以及粒级主成分因子分析)对东海内陆架北部DC1孔的沉积物进行了粒度端元分离,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对比和评价,结合沉积学资料评估了不同粒度端元在东海内陆架古环境重建中的差异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上述6种方法均分离出2个具有沉积学意义的粒度端元(粗粒端元和细粒端元)。除粒级主成分因子分析外,其他5种方法的端元众值粒级大小和端元在钻孔中的含量变化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其粗粒端元指示了海侵砂沉积,细粒端元指示了河流细粉砂沉积;而粒级主成分因子分析得到的粗粒和细粒端元可能分别指示了风暴潮沉积和浪流搬运的再悬浮沉积。不同方法得到的粒度端元虽然在粒级分布、端元含量变化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上述6种端元法在东海内陆架古环境重建中都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其端元含量的变化均可有效指示末次盛冰期以来海平面波动引起的沉积环境的阶段性变化。
- 相关文献
[1]东海内陆架有机碳的源—汇过程及其沉积记录. 张明宇,常鑫,胡利民,毕乃双,王厚杰,刘喜停.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西菲律宾海现代风尘物质组成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作者:王薇;徐兆凯;冯旭光;蔡明江;陈红瑾;李铁刚
关键词:西菲律宾海;现代风尘;矿物学;常、微量元素;物质来源
-
南海南部上层水体浮游有孔虫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作者:安佰正;李铁刚;刘健;孙晗杰;于心科;常凤鸣
关键词:浮游生物拖网;浮游有孔虫;垂直分布;南海南部
-
西菲律宾海26万年来古生产力变化的颗石藻证据
作者:安佰正;李铁刚;刘健;孙晗杰;徐兆凯;唐正;赵京涛
关键词:初级生产力;颗石藻;东亚冬季风;晚第四纪;西菲律宾海
-
中全新世冲绳海槽北部的水文气候变化:浮游有孔虫群落证据
作者:徐烨;常凤鸣;李铁刚;赵松;崔亦鹍
关键词:东亚夏季风;长江冲淡水;黑潮;P.obliquiloculata极小值事件;中全新世
-
南极罗斯海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海洋意义
作者:王家凯;李铁刚;熊志方;常凤鸣;秦秉斌;王琳淼;贾奇
关键词:罗斯海;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氧化脉冲;深部流通性;碳循环
-
温度对热带西太平洋活体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生长的影响研究
作者:董帅帅;类彦立;李铁刚;翦知湣
关键词: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实验室培养;壳体生长;温度;西太平洋
-
MIS 6期以来西菲律宾海表层营养物质水平演化及其控制因素: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的Cd/Ca证据
作者:郭景腾;李铁刚;熊志方;仇晓华;秦秉斌;常凤鸣
关键词:浮游有孔虫;n(Cd)/n(Ca)[n(Cd)和n(Ca)分别指示Cd元素和Ca元素的物质的量];营养物质;陆源物质;初级生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