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浙江和河北发生的一种水稻、小麦、玉米矮缩病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恒木 1 ; 雷娟利 1 ; 陈剑平 1 ; 吕永平 1 ; 陈声祥 1 ; 薛庆中;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玉米粗缩病毒;核苷酸序列

期刊名称: 中国病毒学

ISSN: 1003-5125

年卷期: 2001 年 16 卷 003 期

页码: 246-25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以浙江省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河北省的玉米粗缩病的病毒分离物为材料,对我国南北方两种病毒分离物进行了比较研究.两种病毒分离物的粒子大小形态相似,且在血清学上密切相关;二者的介体、寄主相同,并引起相同的症状.提纯两种病毒分离物的基因组片段凝胶电泳显示它们相应的基因组片段之间大小极其相似.根据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的S7和S8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在两种病毒分离物中均可特异扩增到预期大小的片段.序列测定比较分析表明:它们的同源性达97.0%~98.9%,与日本RBSDV的同源性(92.2%~95.5%)高于与意大利MRDV的同源性(76.6%~88.4%).从而认为我国南方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和北方和玉米粗缩病都是同一种病毒-RBSDV引起的,也就是说我国北方的玉米粗缩病病原实际上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而不是玉米粗缩病毒.

  • 相关文献

[1]浙江和河北发生的一种水稻、小麦、玉米矮缩病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英文). 张恒木,雷娟利,陈剑平,吕永平,陈声祥,薛庆中,M.J.Adams. 2001

[2]大豆花叶病毒杭州分离物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及其结构分析. 黎昊雁,陈炯,陈剑平. 2003

[3]意大利小麦真菌传棒状病毒与欧洲小麦花叶病毒和土传黑麦花叶病毒属同一种病毒. 杨建平,陈剑平,陈炯,程晔,M.J.Adams. 2000

[4]我国大蒜潜隐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3’端序列的变异. 陈炯,陈剑平,郑红英,杨崇良. 2002

[5]一个侵染山东大葱的胡葱黄条病毒分离物的鉴定. 郑红英,史雨红,陈炯,林林,王升吉,陈剑平. 2006

[6]RBSDV在玉米叶脉细胞内的侵染状态与灰飞虱传毒活力的关系. 陈声祥,洪健,吕永平,雷娟利. 2004

[7]与RBSDV外壳蛋白P10互作植物因子的筛选与验证. 孙宗涛,魏佳,李俊敏,王旭,沈国新,陈剑平. 2014

[8]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片段S10的cDNA克隆及全序列分析. 张恒木,陈剑平,薛庆中,雷娟利. 2002

[9]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8蛋白的原核表达、抗血清制备及其特性. 羊健,张恒木,陈剑平,戴良英. 2007

[10]我国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 陈声祥,张巧艳. 2005

[11]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S7编码的2个非结构蛋白在病株中的表达检测. 吕明芳,羊健,张恒木,陈剑平. 2012

[12]我国粮食作物病毒病发生与防控现状. 燕飞,孙丽英,尚佑芬,陈剑平. 2013

[13]四种水稻蛋白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编码非结构蛋白P7-2的互作分析. 张上林,孙丽英,陈剑平. 2013

[14]单头灰飞虱体内两种水稻病毒的双重一步法RT-PCR检测. 李俊敏,周燕茹,孙宗涛,王旭,谢礼,陈剑平. 2014

[15]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5b互作的水稻基因片段筛选. 陆颖,羊健,张恒木,陈剑平. 2012

[16]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9-1在烟草表皮细胞中自我互作并形成包涵体. 谭子龙,孙丽英,陈剑平. 2014

[17]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片段S9的cDNA克隆和全序列分析. 张恒木,陈剑平,程晔,雷娟利,薛庆中. 2001

[18]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片段S7的cDNA克隆及全序列分析. 张恒木,陈剑平,雷娟利,程晔,薛庆中. 2002

[19]猪主要DNA病毒多重二温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申世川,王一成,姜平,袁秀芳,徐丽华,李军星.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