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2株乳酸菌抑菌作用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凯 1 ; 朱璐丹 2 ; 谭宏亮 2 ; 黄东宇 2 ; 习丙文 2 ; 潘良坤 2 ; 谢骏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乳酸菌;益生特性;安全性;药敏实验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19 年 005 期

页码: 118-1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该研究利用无菌操作技术对2株乳酸菌[乳酸菌S60 (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和S72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开展了常规生化检测、药敏实验、体外抑菌实验和动物实验,验证了其作为渔用益生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结果显示,2株乳酸菌均能在pH为4.5和0.1%的胆盐环境中存活,对水产动物常见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菌物质分析结果显示,其有效抑菌物质与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类相关.安全性评价实验结果显示2株乳酸菌无分解明胶和溶血的能力.死亡统计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高达1.0*109 CFU·mL-1的活菌腹腔注射攻毒并未引起实验鱼类[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的严重死亡和机体损伤.可见2株乳酸菌作为口服益生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此外,耐药特性研究表明,2株乳酸菌对所用药物中的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甲唑耐受能力强,对氨苄青霉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和多西环素敏感.因此,2株乳酸菌的应用需要注意管理过程中药物的选择.

  • 相关文献

[1]东北三省15株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的药敏实验分析. 司力娜,李绍戊,王荻,尹海富,产彤岩. 2011

[2]虾源哈维氏弧菌的致病性与生物学特性比较分析. 刘迪,房文红,周红霞,王元,陈甜甜,李健,周俊芳. 2017

[3]养殖鲟鱼暴发病病原菌分离及药敏实验. 司力娜,李绍戊,王荻,刘红柏,张颖,卢彤岩. 2010

[4]一株虹鳟嗜冷益生菌Aeromonas popoffii的分离鉴定及体外抗病毒特性研究. 王宏磊,崔红玉,卢彤岩,徐黎明,刘淼,王云峰,王笑梅. 2016

[5]一株虹鳟嗜冷益生菌Aeromonaspopoffii的分离鉴定及体外抗病毒特性研究. 王宏磊,崔红玉,卢彤岩,徐黎明,刘淼,王云峰,王笑梅. 2016

[6]乳酸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水质净化的研究. 何义进,匡群,孙梅,周群兰,刘波,潘良坤. 2009

[7]扇贝加工下脚料发酵生产优质蛋白饲料菌种的筛选. 谈佳玉. 2012

[8]四联活菌制剂对养殖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盐的降解. 施大林,何义进,孙梅,潘良坤,刘淮,胡凌,周群兰,陈秋红,张维娜,徐跑,匡群. 2009

[9]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抑菌特性研究. 迟海,李学英,徐春霞,杨宪时,鲁淑彦. 2020

[10]鱼菜共生系统中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发酵矿化应用. 蒋金辰,徐琰斐,单建军,张宇雷,高霞婷. 2024

[11]草鱼源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楠,尹纪元,王英英,李莹莹,吴斯宇,石存斌,李家豪,曹际振,王庆. 2021

[12]接种乳酸菌对腌干鱼总脂肪及游离脂肪酸的影响. 游刚,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戚勃. 2015

[13]乳酸菌对杂交鳢肠道菌群和生长的影响. 欧密,徐晟云,陈昆慈,罗青,刘海洋,梁新球,赵建. 2022

[14]来源于腌干鱼的乳酸菌中抗氧化酶及胞外多糖研究. 蔡秋杏,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赵永强,王悦齐. 2017

[15]抗氧化乳酸菌对发酵腌干带鱼脂肪氧化的影响及其主成分分析. 王悦齐,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王锡昌,蔡秋杏,赵永强,魏涯. 2017

[16]分离自传统腌制鱼类的乳酸菌株发酵特性研究. 游刚,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 2014

[17]分离自腌干鱼的抗氧化发酵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王悦齐,李来好,蔡秋杏,吴燕燕,王锡昌,杨贤庆,赵永强. 2016

[18]乳酸菌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王悦齐,吴燕燕,李来好,王锡昌,蔡秋杏,杨贤庆. 2015

[19]乳酸菌对水产养殖动物机体及养殖水体的调节及应用. 巩华,陶家发,焦彩虹,孙承文,雷小婷. 2018

[20]萝卜泡菜母水中乳酸菌分离鉴定与发酵特性比较. 胡此海,杨絮,郭全友,李保国,郑尧,黄海潮,范逸文.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