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海军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
关键词: 高纬地区;玉米;株型;密度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1 年 11 期
页码: 15-17
摘要: 以黑龙江省高纬地区的3个主栽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6种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制定了3个主栽玉米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平展型品种克单11的最适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半紧凑型品种边单3号的最适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紧凑型品种德美亚1号的最适种植密度为82 500株.hm-2。紧凑型品种在高密度条件下更容易获得较高的产量,3种类型之间的关系为:紧凑型>半紧凑型>平展型。
- 相关文献
[1]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孙太靖,孟宏,李树军. 2011
[2]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理性状、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明泉. 2014
[3]不同密度下主茎亚有限型大豆株型及产量的变化规律. 李灿东,赵建有,郭泰,王志新,郑伟,张振宇,郭美玲,刘忠堂. 2014
[4]玉米自交系株型和产量性状的关系及其利用研究. 王雅萍. 2004
[5]玉米品种龙单59不同密度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研究.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2014
[6]密度对玉米品质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李波,陈喜昌,张宇,张立国,王振华. 2010
[7]不同种植密度对龙单32玉米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杜永生. 2010
[8]不同平作种植模式对玉米叶部性状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宇. 2019
[9]种植密度对早熟春玉米南北73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海军. 2021
[10]氮肥和密度对黑龙江春玉米物质积累、抗倒伏及产量的影响. 佟桐,李彩凤,顾万荣,王明泉,张立国,刘笑鸣,王彬,赵猛. 2019
[11]玉米自交系N7923选育与应用. 王俊强,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孙培元,刘海燕. 2020
[12]环境和密度互作对合玉29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牛忠林,靳晓春,蒋佰福,邱磊,吴丽丽,李如来,高洪涛. 2020
[13]种植密度和氮磷钾肥对育苗移栽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宇先,李清泉,刘玉涛,连永利,贯春雨,闫锋,王成,胡继芳,谭可飞. 2011
[14]玉米杂交种嫩单14的适宜栽培密度研究. 刘海燕,马宝新,孙善文,王俊强,浦子钢,韩业辉. 2012
[15]耕作方式和密度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盖志佳,张伟,刘婧琦,蔡丽君,王谦玉,赵桂范,张敬涛,李彩凤,王玉波. 2015
[16]合玉16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与施氮量. 牛忠林. 2004
[17]不同种植密度对早熟玉米品种克单12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杨耿斌. 2008
[18]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与农艺性状影响分析. 赵杨,钱春荣,王俊河,于洋,宫秀杰,姜宇博,杨国航,左辛. 2012
[19]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不同平作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张宇. 2019
[20]不同种植方式与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陈喜昌,李波,张宇,张立国.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12个早熟玉米品种在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的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作者:陈海军
关键词:早熟;玉米品种;农艺性状;评价;黑龙江省北部
-
十八份欧洲玉米群体选系主要农艺性状及抗病性评价
作者:陈海军
关键词:玉米;农艺性状;抗病性;评价
-
浅析合理密植在玉米生产中的作用
作者:陈海军
关键词:玉米;合理密植;干物质;单位面积产量
-
早熟玉米新品种黑科玉17在黑龙江省北部的适应性鉴定
作者:陈海军
关键词:玉米;黑科玉17;黑龙江北部;适应性
-
黑河市玉米种植技术要点浅析
作者:陈海军
关键词:玉米;种植结构;种植技术;黑河市
-
玉米单交种边单10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陈凤芝;巩双印;陈海军;李金良;张崎峰;吴瑶;吴晓彬
关键词:玉米;边单10号;选育;栽培技术
-
玉米新品种边单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吴瑶;巩双印;张崎峰;陈海军;陈凤芝;吴晓彬;李金良
关键词:玉米;边单9号;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