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山西小麦育成品种农艺性状演变趋势及关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筱颖 1 ; 李晓华 1 ; 郑兴卫 1 ; 乔玲 1 ; 赵佳佳 1 ; 葛川 1 ; 乔麟轶 1 ; 张树伟 1 ; 郑军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新绛县原种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山西省科技情报所

关键词: 山西;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关联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ISSN: 1008-0864

年卷期: 2020 年 03 期

页码: 14-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山西省小麦种质资源的产量和农艺性状特征,以山西省建国以来审定品种为材料,在系统获得抽穗期、小穗数、千粒重、穗粒数、株高、穗长、穗颈长、穗下节间、沟数、分蘖、旗叶面积、旗叶长、旗叶宽等17个农艺性状表型数据基础上,进行农艺性状演变趋势及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育种过程中不同性状的变异程度不同,其中穗颈长的变异系数最高,小穗数的变异系数最低;随着品种选育时间变化,农艺性状也随之发生变化。株型方面,平均株高由110~120 cm降低到75~90 cm,整体株型得到明显改进,由高秆披叶变为矮杆直叶,受光状态显著改善;产量性状方面,分蘖数趋于稳定,千粒重、穗粒数和小穗数不断提高;小穗数和穗粒数与千粒重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穗粒数与小穗数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在山西省小麦发展历程中小穗数和穗粒数有协同提高趋势。关联分析发现33个SSR标记与农艺性状显著关联,单个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5.6%~25.3%,这些标记可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 相关文献

[1]山西谷子核心资源群体结构及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 王海岗,温琪汾,穆志新,乔治军. 2019

[2]六个黄淮麦区优质小麦品种在晋中麦区晚播的产量与品质性状研究. 夏清,杨珍平,席晋飞,李娜,孙敏,高志强,任江萍,潘辛来. 2014

[3]高粱种质资源SSR标记遗传多样性与农艺性状关联分析. 田承华,程庆军,高海燕,高鹏,张俊珍,郭睿,贺文文. 2018

[4]山西旱地农业高效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籍增顺,孙景桐. 2002

[5]山西农业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任红燕,申潞玲. 2005

[6]山西省布尔山羊引进利用初报. 毛杨毅,罗惠娣,梁全忠,刘建宁,岳文斌,侯树民. 2000

[7]强大小蠹在山西的发现及扩散途径. 王瑞,李文柱. 2002

[8]山西太旧高速公路边坡绿化种草技术研究. 刘建宁,高洪文,王运琦,阎柳松. 2002

[9]山西省隐翅虫种类的初步研究. 郝赤,刘志萍,李唐. 2001

[10]意大利扁桃引种研究. 戴桂林,田建保,陈秋芳,李莉. 2001

[11]太原一榆次公路草坪地被建植技术及效果. 闫柳松,高洪文,王运琦,赵美清,刘建宁,虞素云. 1999

[12]山西省棉蚜的抗药性监测及防治药剂筛选. 屈会选,尹青云,郭晋萍,乔雄梧,朱久生. 2001

[13]山西省小麦品种(系)对赤霉病的抗性鉴定. 裴自友,程天灵,温辉芹,李雪,王创云,张立生,朱玫. 2018

[14]山西省小麦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程天灵,温辉芹,裴自友,李雪,张立生,朱玫,王宏兵. 2019

[15]国审小麦新品种长6990的丰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张俊灵,闫金龙,冯丽云,张东旭. 2020

[16]2018-2019年度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小麦区域试验分析. 刘江,牛瑜琦,王长彪,赵兴华,韩斌,逯成芳,唐朝晖,任永康. 2020

[17]山西中部区试小麦品种抗旱节水指标分析. 温辉芹,程天灵,裴自友,李雪,王宏兵,张立生. 2020

[18]山西小麦品种和育种材料抗锈病、白粉病鉴定. 原宗英,武英鹏,夏宏,张治家,夏青. 2017

[19]晋南麦区小麦品种的血缘分析. 乔蕊清. 1995

[20]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临优2018选育研究. 姬虎太,张定一,吕雪梅,张建华,卫振兵.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