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杨麦间作系统枯落物持水能力对地表径流氮流失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褚军 1 ; 金梅娟 2 ; 佟思纯 3 ; 吴永波 3 ; 薛建辉 4 ;

作者机构: 1.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省农业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苏州市农业科学院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3.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4.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枯落物量;持水特性;地表径流;氮流失

期刊名称: 生态科学

ISSN: 1008-8873

年卷期: 2020 年 39 卷 006 期

页码: 127-1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太湖流域杨麦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系统内不同枯落物蓄积量持水能力及对地表径流中不同形态氮流失效应进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随着枯落物蓄积量的增加,蓄积量为0.4 t·hm–2最大持水量、最大拦截量和有效拦截能力>0.2 t·hm–2>0.1 t·hm–2,最大持水量的变化范围为2.35—12.93 t·hm–2,最大拦截量变化范围2.17—10.95 t·hm–2,有效拦蓄能力在1.80—9.10 t·hm–2之间;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关系(R2>0.90),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关系(R2>0.99).枯落物蓄积量越大,对地表径流量及地表径流中不同形态氮流失的削减效果越显著.而2种间作密度下,A1处理对地表径流中TN、NO3–-N和NH4+-N的削减效果>A2;径流中以NO3–-N流失为主,TN、NO3–-N和NH4+-N流失量随枯落物蓄积量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蓄积量越大,差异越显著.

  • 相关文献

[1]秸秆和肥料管理措施对太湖流域水稻种植氮流失的影响. 俞映倞,钱聪,杨梖,杨林章,何世颖,薛利红. 2024

[2]不同施肥模式对菜地氮素径流损失与表观平衡的影响. 郭智,刘红江,张岳芳,郑建初,陈留根. 2018

[3]不同类型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稻田氮素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盛婧,张岳芳,陈留根. 2018

[4]不同施肥模式对菜—稻轮作农田土壤磷素径流损失与表观平衡的影响. 郭智,刘红江,张岳芳,郑建初,陈留根,王鑫,盛婧. 2019

[5]不同施肥模式对麦稻两熟农田磷素径流流失和麦稻产量的影响. 郭智,刘红江,张岳芳,郑建初,陈留根,王鑫,盛婧. 2021

[6]稻田流失养分循环利用系统构建研究初探. 刘红江,陈留根,朱普平,盛婧,张岳芳,郑建初. 2010

[7]稻草还田对小麦产量、地表径流NPK流失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刘红江,陈留根,朱普平,盛婧,张岳芳,郑建初. 2010

[8]麦秸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地表径流NPK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陈留根,周炜,郑建初. 2011

[9]有机肥施用对菜地磷素径流流失及磷素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郭智,刘红江,陈留根,王子臣,邱丹,堵燕钰. 2016

[10]太湖流域典型蔬菜地氮素径流流失特征. 郑少文,郭智,王子臣,邱丹,堵燕钰. 2014

[11]有机肥-无机肥不同配施比例对水稻产量和农田养分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陈虞雯,孙国峰,陈留根,郑建初. 2017

[12]连续施用猪粪有机肥的高产稻田氮磷钾径流流失特征. 孙国峰,张丽萍,周炜,盛婧,陈留根. 2018

[13]前氮后移对水稻产量形成和农田氮素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盛婧,孙国峰,陈留根. 2018

[14]太湖地区氮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陈留根,张岳芳,童红玉. 2017

[15]太湖流域典型菜地地表径流及氮磷流失特征. 王子臣,邱丹,堵燕钰,陈留根,朱普平,郑建初. 2012

[16]太湖流域典型桃园土壤氮素径流流失特征. 郭智,刘红江,陈留根,郑建初. 2017

[17]长江下游居民区降水地表径流的污染特征. 郭文景,张志勇,闻学政,张瀚文,王岩. 2021

[18]不同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及径流NPK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陈留根,周炜. 2015

[19]秸秆还田对农田周年地表径流氮、磷、钾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郑建初,陈留根,薛新红. 2012

[20]同位素方法在枣庄市地下水均衡试验场研究中的应用. 陈建生,朱鸿轩,方杰,杨增文. 198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