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青海东部农业区麦秆和绿肥还田下的土壤团聚体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婷 1 ; 宋明丹 2 ; 韩梅 3 ; 李正鹏 3 ;

作者机构: 1.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2.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3.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关键词: 麦秆;毛叶苕子;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分形维数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23 期

页码: 256-2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研究麦秆和毛叶苕子还田下土壤团聚体特征,探究长期传统耕作土壤添加麦秆和毛叶苕子对土壤团聚体质量指标的影响,为青海东部农业区秸秆还田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试验地进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秸秆不还田(CK)、仅麦秆还田(W)、仅毛叶苕子还田(G)以及麦秆-毛叶苕子联合还田(W+G)处理,分析干筛法和湿筛法0~2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结果表明,麦秆和毛叶苕子还田均显著提高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GMD)以及土壤团聚体R>0.25百分含量,其中麦秆还田处理比对照分别高67.80%、17.66%,毛叶苕子还田处理比对照分别高91.53%、23.03%。2种筛分方式下,R>0.25土壤团聚体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G>W+G>W>CK。毛叶苕子单独还田以及麦秆和毛叶苕子联合还田均能显著降低土壤团聚体破坏率(PAD)、不稳定团粒指数(Elt)以及分形维数(D),毛叶苕子还田处理比对照分别低43.05%、22.58%、6.25%,麦秆-毛叶苕子联合还田处理比对照分别低28.15%、36.08%、5.94%。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均与>0.25 mm团聚体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平均质量直径均与>0.25 mm团聚体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麦秆-毛叶苕子联合还田具有更高的团聚体稳定性,且有较小的分形维数,进而具有较好的抗蚀能力。因此,麦秆-毛叶苕子联合还田是青海东部农业区土壤肥力保育的有效措施。

  • 相关文献

[1]西宁周边山地主要人工林群落土壤团粒分形特征与土壤养分及抗蚀性分析. 郑淑霞,马玉林,王占林. 2013

[2]高寒沙区几种机械沙障措施对土壤粒度特征的影响. 张政,向前胜,张登山,王丽. 2022

[3]种植绿肥对作物产量和细菌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韩梅,刘蕊,李正鹏,严清彪,孙小凤. 2021

[4]基于DNDC模型长期复种翻压绿肥对土壤有机碳和小麦产量的模拟. 肖玉涛,李正鹏,宋明丹,段豆豆,韩梅. 2024

[5]翻压绿肥减施化肥对土壤氨气排放的影响. 李明娟,李正鹏,严清彪,毛小红,万里,李争光,韩梅. 2022

[6]复合盐胁迫对不同品种毛叶苕子萌发期的影响. 陈天龙,李正鹏,严清彪,郭冉冉,韩梅. 2024

[7]纳豆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张杰,葛武鹏,杨希娟,党斌. 2017

[8]作物区域试验中对品种评价方法的探讨. 谢德庆,闫殿海. 2006

[9]不同品种黑小麦色素稳定性. 杨希娟,党斌,张国权. 2012

[10]青海省高速公路沿线植物群落稳定性影响因子分析. 陈宗伟,程云,杨占武,宋志强. 2008

[11]AMMI双标图在春油菜区域试验产量分析中的应用. 李秀萍. 2017

[12]黑小麦色素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稳定性研究. 杨希娟,党斌,张国权. 2011

[13]黑果枸杞功能性饮料制作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马秀花,曹丽萍,肖明,孙小凤,崔明明. 2020

[14]黑枸杞玫瑰复合饮料的研制及其品质和抗氧化活性评价. 闫世芳,鲍玉花,肖明,崔明明. 2022

[15]扩展青霉菌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因挖掘与应用. 张真真,蒋礼玲,李婉炘,王谨凡,贾举庆,黄胜雄. 2023

[16]西北片区试马铃薯品种丰产性稳定性分析. 张永成. 1993

[17]青海黄蘑菇色素提取及相关性质研究. 孟迪,党斌,杨希娟,解晓霞,尕松成林. 2024

[18]马铃薯品种稳定性分析研究. 纳添仓. 2012

[19]国家春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稳定性分析. 李秀萍.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