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红曲发酵夏秋茶扩大培养关键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贺圣凌 1 ; 周罗娜 1 ; 赵兴丽 1 ; 宋诗颖 1 ; 罗林丽 1 ; 孙静婷 1 ; 周玉锋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贵阳信息手持学院;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夏秋茶;红曲菌;扩大培养;响应面法

期刊名称: 贵茶

ISSN: 2097-2601

年卷期: 2023 年 02 期

页码: 34-41

摘要: 为提高夏秋茶青利用率,解决红曲发酵夏秋茶扩大培养关键技术,以菌体干重及色价为评价指标,结合单因素试验设计正交试验,筛选出较优种子液扩大培养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以红曲发酵夏秋茶色价为响应值,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种子液培养条件为温度28℃、接种量4%、初始pH 5、装液量50 mL/150mL、发酵时间8 d,最优固态发酵条件为时间7.163d、接种量34.230%、温度28.889℃、含水量42.383%。

  • 相关文献

[1]红曲发酵夏秋茶毒理学评价. 贺圣凌,赵兴丽,周罗娜,宋诗颖,罗林丽,刘辉. 2023

[2]红曲-藜麦发酵茶复配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贺圣凌,林雨蝶,田多,周罗娜,赵兴丽,罗林丽,刘辉. 2022

[3]红曲发酵藜麦种子液培养及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贺圣凌,林雨蝶,邓茹月,周罗娜,赵兴丽,罗林丽,周玉锋. 2021

[4]红曲发酵藜麦基质适生性研究. 贺圣凌,林雨蝶,邓茹月,熊江,周锣娜,罗林丽,周玉锋. 2020

[5]夏秋灵芝菌茶的制备及内含物质分析研究. 刘亚兵,戴宇樵,王敏,罗学尹,蒲璐璐,冉乾松,潘科. 2023

[6]灵芝菌对贵州3个茶树品种后发酵夏秋黑毛茶滋味特征的影响. 刘亚兵,罗学尹,戴宇樵,王敏,冉乾松,蒲璐璐,潘科. 2023

[7]基于GC-MS和电子舌技术的白芽奇兰灵芝菌茶风味特征研究. 戴宇樵,罗学尹,刘亚兵,李琴,方仕茂,张拓,潘科. 2022

[8]夏秋茶加工现状及展望. 夏长杙,刘亚兵,牟琴. 2023

[9]发酵对夏秋茶品质的研究及发展趋势. 夏长杙,蒲璐璐,王敏,胡伊然,段学艺,刘亚兵. 2022

[10]灵芝菌固态发酵夏秋梅占红茶风味特征分析. 戴宇樵,罗学尹,刘亚兵,李琴,刘忠英,张拓,潘科,龙林. 2024

[11]茯砖茶研究进展. 张拓,司钰苇,缪有成,戴宇樵,潘科. 2022

[12]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刺梨多糖工艺研究. 唐健波,肖雄,杨娟,彭梅,刘建华. 2015

[13]松乳菇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廖国会,龙家寰,秦立新,段婷婷. 2018

[14]流苏石斛多糖提取工艺及不同产地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巫兴东,赵超,周欣,吴明开. 2014

[15]超声波辅助喷雾加湿法富集发芽黑糙米生物活性物质工艺的响应面优化. 雷月,宫彦龙,邓茹月,张大双,刘雪薇,罗秦欢,朱速松. 2020

[16]响应面法优化马铃薯素食肠加工. 李俊,刘辉,王辉,陈中爱,吕都,唐健波,陈朝军,董楠,刘永翔,刘嘉. 2018

[17]响应面法优化山药脆片干燥工艺. 王梅,雷尊国,邓禄军,王辉. 2020

[18]拮抗茶炭疽病菌的木霉菌发酵培养基响应面优化. 周罗娜,赵兴丽,周玉锋,刘辉,罗林丽,贺圣凌,陈银翠. 2020

[19]响应面法优化玛咖苦荞复合茶饮料加工工艺. 卢扬,李俊,刘军林,刘辉,唐健波. 2020

[20]响应面优化可溶态和膜结合态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提取工艺. 李俊,章洁琼,刘辉,刘永翔,王辉,卢扬.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