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陆地棉(G.hirsutumL.)×克劳茨基棉(G.klotzschianumAn─derss)的研究和利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钱思颖 1 ; 黄骏麒 1 ; 周宝良 1 ; 彭跃进 1 ; 徐英俊 1 ; 顾立美 1 ; 沈新莲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陆地棉;克劳茨基棉;种间杂交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1996 年 04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陆地棉泗棉2号×克劳茨基棉,得到5粒种子,获F11株,其他4粒种子都是空的。以陆地棉52-128×克劳茨基棉,得到3粒种子,子叶平展后,抽不出顶芽,苗期夭折。泗棉2号×克劳茨基棉,其F1短日照性很强,叶枝多,果枝少,第一果枝着生节位高。花冠黄色,花瓣基部有淡红色斑点,花药不开裂,无花粉。以F1及其宿根为母本,直接与陆地棉回交,很容易得到种子,1铃最多结7粒,纤维棕色。BC1F1的株型基本上与陆地棉相似,经52-128回交的,花瓣基部有淡红色斑点;泗棉2号回交的则无斑点,育性比F1显著提高,自交也能收到种子,絮色洁白。BC1F4已获得纤维高品质株系,2.5%跨距长度达30.9~31.6mm,比强度为25.3~26.8(gf/tex),麦克隆值为4.3~4.8。作者认为克劳茨基棉具有纤维高品质潜力基因,与陆地棉的亲缘关系比较密切。文中分析了F1苗期致死的原因,提出了克服的办法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