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季志仙 1 ; 王美兴 1 ; 范宏环 1 ; 吴列洪 1 ; 朱金庆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关键词: 甘薯;ISSR标记;分子指纹;遗传多样性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4 年 28 卷 07 期
页码: 1197-12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运用ISSR分子指纹技术检测甘薯基因组DNA的多态性,是鉴定甘薯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有效的方法之一。本研究选用6个ISSR标记对17份甘薯品种进行了DNA指纹扩增,共扩增出5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50条,多态性水平为90.91%;UBC825引物扩增出带型最多,有16种;根据Nei’s遗传距离计算获得的聚类树状图表明,在GS为0.625时,参试的17份甘薯品种分为4个组群;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顶芽菜用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最高0.877,叶柄食用品种和烤薯型品种之内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778和0.740。结果表明甘薯主要食用间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样性,但同类型品种间却又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这类品种需要引进或创制新资源。
- 相关文献
[1]甘薯近缘野生种ISBP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其在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孟羽莎,王寅,赖齐贤,刘雷,项超,吴永华,郑嫣然,顾兴国,方豪,苗苗,吴列洪,汤勇. 2023
[2]浙江省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 季志仙,成灿土,王忠明. 2005
[3]基于微营养钵技术的可商业化甘薯种苗繁育模式. SHEN Sheng-fa,沈升法,WU Lie-hong. 2013
[4]高干率橘红肉甘薯新品种浙薯70的动态特征及应用. LIU Wei-ming,刘伟明,WU Lie-hong,吴列洪,ZHU Xin-ying. 2013
[5]扦插密度及氮肥用量对心香甘薯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刘伟明,季志仙. 2012
[6]甘薯根腐病菌侵染对甘薯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柴一秋,陈利锋,王金生. 2007
[7]微量法快速提取甘薯叶DNA条件的优化. 吴列洪,谢德平,张燕春,陆国权. 2009
[8]甘薯浙薯13特征特性观察试验. 刘伟明,彦柏霖,赵益福,吴列洪,李兵,沈升法. 2007
[9]叶菜型甘薯在衢州试种初报. 张富仙,吴列洪,余文慧. 2011
[10]甘薯产业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对策——以浙江温州地区甘薯生产为例. 陈功楷,康华靖,朱建军,吴列洪. 2012
[11]早收栽培下甘薯新品种浙薯70特征特性观察试验. 刘伟明,吴列洪,朱新颖. 2013
[12]甘薯根腐病病原菌粗毒素对甘薯生长的影响. 柴一秋,陈利锋,王金生. 2007
[13]甘薯浙薯70早收栽培下延后收获的特征特性. 刘伟明,吴列洪,沈升法,朱新颖. 2013
[14]甘薯品种浙薯75早收栽培的特征特性观察试验. 刘伟明,吴列洪,朱新颖. 2012
[15]甘薯新品种浙薯75早收栽培的特征特性. 刘伟明,吴列洪. 2015
[16]国内甘薯组织和细胞培养. 徐刚. 1990
[17]外源处理对机械损伤甘薯块根木质素合成的影响. 王连平,席与芳,王汉荣,郜海燕,余舰斌. 2004
[18]早收情况下甘薯新品种心香栽培技术研究. 刘伟明,季志仙,成灿土,王忠明. 2008
[19]不同甘薯品种(系)的比较分析. 赵琳,骆乐谈,石江,余建忠,詹生华. 2018
[20]菜用甘薯浙菜薯1号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邵晓伟,吴列洪,张富仙,余文慧,徐三勤,郑雪林.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多用途甘薯品种浙薯33的选育与品质特征
作者:沈升法;项超;孟羽莎;李兵;吴列洪
关键词:甘薯;多用途品种;早结薯性;优质
-
甘薯小象甲田间发生规律试验研究
作者:张富仙;沈升法;邵晓伟;吴列洪
关键词:甘薯小象甲;发生规律;薯块受害率
-
马铃薯鲜食品种浙薯956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沈升法;吴列洪;项超;程林润;张良;卞晓波
关键词:马铃薯;浙薯956;特征特性;栽培
-
高光效甘薯品种浙薯86的选育、产量与品质特征
作者:沈升法;项超;孟羽莎;李兵;吴列洪
关键词:甘薯;高光效育种;理想株型;高产;淀粉特性;适应性
-
蒸制对甘薯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理化性质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作者:刘步瑜;刘兴泉;张治国;吴列洪;蔡静;杨开;吴卫成
关键词:甘薯;蒸制;可溶性膳食纤维;中性多糖;酸性多糖;模拟消化
-
甘薯新品种衢薯6号的选育
作者:邵晓伟;吴列洪;余文慧;雷俊;许竹溦;姜欢;张富仙
关键词:甘薯;衢薯6号;橘红心
-
超高产优质早熟籼粳杂交稻浙优915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作者:王建军;宋建;崔永涛;范宏环;唐立群
关键词:籼粳杂交稻;选育;超高产;优质;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