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蒸制对甘薯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理化性质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步瑜 1 ; 刘兴泉 1 ; 张治国 2 ; 吴列洪 3 ; 蔡静 2 ; 杨开 4 ; 吴卫成 2 ;

作者机构: 1.浙江农林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

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4.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甘薯;蒸制;可溶性膳食纤维;中性多糖;酸性多糖;模拟消化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学报

ISSN: 1009-7848

年卷期: 2024 年 24 卷 002 期

页码: 140-150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考察蒸制前、后甘薯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DF)提取、组成及性质的差异.方法:为获得高品质甘薯SDF,以提高提取得率和SDF总多糖含量为 目标,采用响应面分析和满意度函数方法优化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参数,建立甘薯SDF提取工艺.从蒸制前、后的甘薯中提取得到生鲜甘薯膳食纤维(SDF-F)和蒸制甘薯膳食纤维(SDF-S),对比两者提取得率、多糖组成、膳食纤维含量以及持水力和持油力等理化性质差异,并做体外模拟消化试验.结果:优化的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6、提取温度40 ℃、提取时间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SDF-S的提取得率[(6.13±0.25)%vs(2.89± 0.18)%]、中性多糖含量[(59.31±0.73)%vs(46.83±0.63)%]、酸性多糖含量[(25.36±0.48)%vs(9.60±0.14)%]、膳食纤维含量[(54.71±6.70)%vs(35.69±3.25)%]、持水力[(4.60±0.31)g/g vs(3.27±0.21)g/g)]和持油力[(3.30±0.40)g/g vs(1.82±0.28)g/g)]显著高于SDF-F(P<0.05),而SDF-F的抗消化性优于SDF-S.结论:蒸制处理虽提高了甘薯SDF的可及性,但导致SDF的抗消化性减弱.

  • 相关文献

[1]铁皮石斛3种酸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陈松林,吴志刚,姜武,陶正明. 2016

[2]可溶性膳食纤维强化重组蛋片的响应面优化制备和品质评价. 张晋,谭芦兰,陈伊凡,李欢欢,唐宏刚,陈黎洪,姚云昕,刘旭明. 2020

[3]瓯柑果渣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理化和功能特性的差异. 刘洵,夏其乐,李彦坡,王阳光,陆胜民. 2025

[4]浙江省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 季志仙,成灿土,王忠明. 2005

[5]基于微营养钵技术的可商业化甘薯种苗繁育模式. SHEN Sheng-fa,沈升法,WU Lie-hong. 2013

[6]高干率橘红肉甘薯新品种浙薯70的动态特征及应用. LIU Wei-ming,刘伟明,WU Lie-hong,吴列洪,ZHU Xin-ying. 2013

[7]扦插密度及氮肥用量对心香甘薯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刘伟明,季志仙. 2012

[8]甘薯根腐病菌侵染对甘薯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柴一秋,陈利锋,王金生. 2007

[9]微量法快速提取甘薯叶DNA条件的优化. 吴列洪,谢德平,张燕春,陆国权. 2009

[10]甘薯浙薯13特征特性观察试验. 刘伟明,彦柏霖,赵益福,吴列洪,李兵,沈升法. 2007

[11]叶菜型甘薯在衢州试种初报. 张富仙,吴列洪,余文慧. 2011

[12]甘薯产业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对策——以浙江温州地区甘薯生产为例. 陈功楷,康华靖,朱建军,吴列洪. 2012

[13]早收栽培下甘薯新品种浙薯70特征特性观察试验. 刘伟明,吴列洪,朱新颖. 2013

[14]甘薯根腐病病原菌粗毒素对甘薯生长的影响. 柴一秋,陈利锋,王金生. 2007

[15]甘薯浙薯70早收栽培下延后收获的特征特性. 刘伟明,吴列洪,沈升法,朱新颖. 2013

[16]甘薯品种浙薯75早收栽培的特征特性观察试验. 刘伟明,吴列洪,朱新颖. 2012

[17]甘薯新品种浙薯75早收栽培的特征特性. 刘伟明,吴列洪. 2015

[18]国内甘薯组织和细胞培养. 徐刚. 1990

[19]外源处理对机械损伤甘薯块根木质素合成的影响. 王连平,席与芳,王汉荣,郜海燕,余舰斌. 2004

[20]早收情况下甘薯新品种心香栽培技术研究. 刘伟明,季志仙,成灿土,王忠明.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