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韩义胜 1 ; 王丰 2 ; 黄英金 2 ; 柳武革 2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南昌33000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州510000,广州510000,南昌330000,广州510000
关键词: 根系;化学信号;遗传改良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7 年 23 卷 02 期
页码: 279-281
摘要: 综述了植物根系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化学信号及其特点。植物根系的化学信号与地上部植株的生长、作物产量、品质和抗性有着密切关系。根系产生的化学信号受环境条件和植物本身的基因型的双重影响。因此,研究根系化学信号的规律可以为作物遗传改良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 相关文献
[1]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花生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刘付香,李玲,梁炫强. 2008
[2]基因组编辑技术应用于作物遗传改良的进展与挑战. 王福军,赵开军. 2018
[3]水稻蛋白质营养及其遗传改良研究现状. 李丽君,刘传光,周新桥,陈达刚,陈友订. 2011
[4]花生基因组资源的开发及应用. 陈小平,梁炫强. 2012
[5]等位基因特异扩增在水稻香味遗传改良中的应用价值. 柴永山,张雨良,孙玉友,魏才强,解忠,张巍巍,赵云彤. 2014
[6]植物染色体重排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薛皦,朱庆锋,陈沛,冯彦钊,于洋. 2024
[7]华南地区常规籼稻品种产量和株型性状的遗传改良. 刘传光,张桂权,周汉钦,冯道基,郑海波. 2010
[8]果树育种40年回顾与展望. 邓秀新,王力荣,李绍华,张绍铃,张志宏,丛佩华,易干军,陈学森,陈厚彬,钟彩虹. 2019
[9]广东省“十五”期间花生遗传改良研究进展及发展对策. 梁炫强,李少雄,周桂元,黎穗临,曹干,林坤耀. 2004
[10]猪肉品质性状评定和遗传改良研究综述. 郑云林,刘敬顺,刘小红. 2004
[11]地方鸡种A/B/D/E亚群禽白血病遗传抗性评估和建议. 谢青梅,舒鼎铭,陈顺艳,Huanmin Zhang,瞿浩,王劼. 2013
[12]茶树黄酮合成酶Ⅱ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马春雷,陈亮. 2009
[13]定位影响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性状的位置候选基因. 梅瑰,张勤,丁向东,张哲. 2009
[14]荔枝离体培养育种研究进展. 孙清明,欧良喜,陈洁珍,向旭,蔡长河. 2010
[15]水稻转基因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王丰. 2002
[16]影响鸡体重性状的候选基因筛选. 曹学敏,王宇哲,盛哲雅,顾晓荣,罗成龙,李宁,胡晓湘. 2017
[17]超优势稻亲本及其F_1代根系特点研究初报. 梁青,陈伟雄,王秋燕,黄耀祥. 2004
[18]柑橘黄龙病菌与柑橘根系关系研究进展. 雷梦英,杨贤智,黄少彬. 2018
[19]阔叶丰花草与果园几种常见杂草的生理生态特性比较. 张泰劼,郭文磊,张纯,田兴山. 2020
[20]香蕉根系转录组SSR位点信息分析. 王静毅,刘菊华,王卓,金志强,徐碧玉.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弱感光型优质杂交稻组合香禾优1002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陈彩霞;冯大良;袁沛森;林锋;钟日生;柳武革;刘伯全;吴建发;蔡柳文;刘良成
关键词:杂交水稻;香禾优1002;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聚两优53的选育
作者:张建林;廖学群;王丰;张泽佳;彭国巍;柳武革;王新;黄广平;谢沛丽;许岱;姚润沐
关键词:杂交水稻;聚两优53;品种选育
-
弱感光型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广泰优6355的选育
作者:吴海;柳武革;李越;王丰;高顺利;李金华;王水俊;窦梓源;李镭;张志荣
关键词:弱感光型;杂交稻;广泰优6355;选育;制种技术
-
华南双季稻区不同季别种植籼稻品种整精米率差异及高整精米率材料筛选
作者:陈洛;李学忠;谢国威;杨梯丰;杨武;赵均良;王丰;周玲艳;董景芳
关键词:籼稻;整精米率;早季;晚季;华南稻区
-
优质杂交晚籼新组合协禾优1002的选育及高产制种技术
作者:钟日生;柳武革;刘伯全;陈彩霞;吴建发;袁沛森;冯大良;蔡柳文;刘良成
关键词:优质;杂交水稻;协禾优1002;选育;制种技术
-
华南晚杂交稻叶片SPAD值及其一般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的动态变化
作者:廖亦龙;柳武革;王丰;刘迪林;孔乐;李金华;霍兴;付崇允;朱满山;曾学勤
关键词:杂交稻;SPAD值;一般配合力;遗传效应;动态变化
-
粤稻百年主要水稻科技创新成就概述
作者:王丰
关键词:广东;水稻;稻种资源;水稻矮化育种;优质稻育种;杂交稻育种;栽培技术;科技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