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两栖动物的保护遗传学(译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方耀林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两栖动物;保护;群体遗传;亲缘地理学;适应性变异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1 年 27 卷 01 期

页码: 419-4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两栖动物是调查野生动物群体很好的模型,因为(1)在许多生态系统中分布广泛;(2)在繁殖群体中取样方便;(3)繁殖地点比较固定因而群体遗传结构水平较高;(4)在实验室杂交容易控制;(5)有重要的保护意义。中性遗传标记,主要是微卫星,已经成功用于研究两栖动物有效群体数量和结构以及评定杂交效果。亲缘地理学为群体史和引种命运提供了重要解释。数量遗传学方法已经证明加性效应在生命史的适应性和发育能力这些重要性状有重要作用。

  • 相关文献

[1]两栖动物的性别决定研究新进展. 田海峰,孟彦,胡乔木,肖汉兵. 2014

[2]鲑鳟通用型低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的开发. 邰如玉,许建,江炎亮,张瀚元,白庆利,杨世勇,徐鹏,赵紫霞. 2019

[3]黄颡鱼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三个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吴勤超,梁宏伟,李忠,呼光富,罗相忠,沈子伟,邹桂伟. 2010

[4]应用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淡水钩虾(甲壳纲,端足目)的分布(英文). 巴家文,侯仲娥,李枢强. 2011

[5]《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海上引进”管理的回顾与展望. 樊恩源,樊祥国,刘颖,朱争光,王晓梅. 2015

[6]基于GIAHS框架下的水产文化遗产保护探讨. 赵蕾,杨子江. 2014

[7]FAO和CITES公约对水生物种保护管理的异同. 周宇晶,樊恩源,刘宝祥,冯庚菲,黄瑛. 2010

[8]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推动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 郭毅,李创举,蒋宏斌,姜红梅. 2019

[9]草地开发与保护过程中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徐冰,赵淑银,郭克贞,佟长福. 2009

[10]汉江大鳞黑线餐鱼的再次发现及其生物学特征. 吕彬彬,张建军,杨兴中,王晓臣,邢娟娟,陈媛媛. 2012

[11]西江广东鲂的年龄鉴定及生长研究. 何美峰,李新辉,谭细畅,李捷,王超,罗建仁,林建志. 2007

[12]从渔业社会学角度试论江西“三种红鲤”的保护和持续发展. 闵宽洪. 1995

[13]水环境及其保护与生态修复. 龙华. 2004

[14]广东沿海西施舌资源及增殖保护对策. 吴进锋,张汉华,梁超愉,陈素文. 2002

[15]拒马河北京段鱼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杨文波,李继龙,李绪兴,刘宝祥,沈公铭,张晓惠,雷云雷,李小恕,贾静. 2008

[16]陕西黄河湿地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 李维平,管薇,侯淑敏,问思恩,王梅,王益昌,杨元昊. 2011

[17]长江生态系统的形成及其保护——Ⅱ.长江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立法. 龙华. 2003

[18]基于耳石微化学分析的福建水域刀鲚生境履历研究. 许庆,姜涛,杨健,刘敏. 2023

[19]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进展与几个热点问题. 李纯厚,贾晓平. 2005

[20]庙岛群岛海域夏季东亚江豚分布与集群特征. 程兆龙,于国旭,李永涛,左涛,牛明香,王俊.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