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表面活性效应下强力霉素伏安行为及其检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旭志 1 ; 刘文文 2 ; 丁东生 1 ; 郭萌萌 1 ; 赵俊 1 ; 曲克明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2.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岛

关键词: 强力霉素;伏安行为;表面活性剂;电分析;渔业环境监测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2095-9869

年卷期: 2015 年 36 卷 05 期

页码: 151-1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表面活性效应对强力霉素(DOC)伏安行为的影响及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该分子的伏安检测方法。以B-R缓冲溶液(p H=2.0)为支持电解质,2.0×10-4 mol/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存在将明显有助于DOC的富集。在该实验条件下,DOC在导电碳黑糊电极上发生1质子、2电子转移的不可逆氧化,过程受扩散控制。对表面活性剂种类及其浓度、缓冲液种类及p H值、富集电位及时间等影响伏安分析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优化条件下,DOC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7-2.3×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4.5×10-8 mol/L(S/N=3)。将该电化学方法应用于淡水渔业水样中痕量DOC的检测,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7.44%-105.28%)。

  • 相关文献

[1]离子液体在萃取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 孙晓杰,丁海燕,谭杰,邢丽红,李兆新,翟毓秀. 2015

[2]功能性电极快速伏安检测孔雀石绿. 吕志林,张旭志,马绍赛,周明莹,赵俊,孔青. 2012

[3]己烯雌酚在导电炭黑糊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及其在痕量检测中的应用. 李猛,张旭志,张艳,马绍赛,崔毅,曲克明. 2012

[4]呋喃西林及其代谢物氨基脲的伏安检测方法. 张旭志,谷孝磊,陈碧鹃,马绍赛,曲克明,赵常志. 2014

[5]盐酸环丙沙星在导电碳黑糊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及其检测应用. 刘文文,张旭志,郭萌萌,陈碧鹃,丁东生,曲克明. 2014

[6]强力霉素在斑点叉尾(鲴)体内药物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丁俊仁,艾晓辉,汪开毓,刘永涛,袁科平,袁丹宁. 2012

[7]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4种四环素类药物残留量. 刘艳萍,冷凯良,王清印,王志杰,孙伟红,王瑜,邢丽红. 2009

[8]强力霉素人工抗原的合成与抗体制备. 甘金华,邓薇,李进平,艾晓辉. 2011

[9]在斑点叉尾(鱼回)血清中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药动-药效模型研究. 艾晓辉,丁运敏,汪开毓,刘永涛,沈丹怡. 2011

[10]强力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冻干粉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沈丹怡,丁运敏,艾晓辉,刘永涛,余少梅,索纹纹. 2011

[11]强力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冻干粉的体内外释药特性. 沈丹怡,艾晓辉,刘永涛,丁运敏,余少梅,索纹纹. 2012

[12]3种渔用药物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刘永涛,李乐,杨红,艾晓辉. 2017

[13]嗜水气单胞菌对四环素类药物诱导耐药表型及机理研究. 崔佳佳,王荻,卢彤岩,李绍戊. 2016

[14]在斑点叉尾血清中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药动-药效模型研究. 艾晓辉,丁运敏,汪开毓,刘永涛,沈丹怡. 2011

[15]体外药动模型中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药效研究. 丁运敏,刘永涛,沈丹怡,余少梅,索纹纹,艾晓辉. 2011

[16]强力霉素在斑点叉尾体内药物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丁俊仁,艾晓辉,汪开毓,刘永涛,袁科平,袁丹宁. 2012

[17]不同水温下强力霉素在斑点叉尾鮰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 丁俊仁,汪开毓,艾晓辉,刘永涛,袁科平,袁丹宁. 2009

[18]Triton X-100-无机盐双水相体系的相平衡模型及碱性蛋白酶在该体系中的分配系数模型. 谢红国,王跃军,孙谧.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