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控制高粱分蘖与主茎株高一致性的基因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瑞 1 ; 凌亮 2 ; 詹鹏杰 1 ; 于纪珍 1 ; 楚建强 1 ; 平俊爱 1 ; 张福耀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关键词: 高粱;分蘖与主茎株高一致;SLAF;SNP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9 年 45 卷 006 期

页码: 829-8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分蘖与主茎株高一致的高粱品系K35-Y5与分蘖明显高于主茎的高粱恢复系1383杂交,F1自交获得F2分离群体,构建两混池,采用BSA(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和SLAF(specific length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技术将高粱分蘖与主茎株高一致基因定位.遗传分析表明,分蘖与主茎株高一致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参考已公布高粱基因组设计酶切方案,构建SLAF文库并测序.对高粱参考基因组序列进行电子酶切预测,确定限制性内切酶为Rsa I+Hae III,酶切片段长度为364~414 bp;测序Q30为91.70%,GC含量为45.79%,达到测序要求;与水稻的测序数据相比,高粱的双端比对效率为93.35%,酶切效率为90.60%,SLAF建库正常.共获得30.80 M reads,开发出133,246个SLAF标签,再通过分析SLAF标签的多态性,检测到319,428个SNP位点.利用SNP-index法和Euclidean distance法及取两者交集进行关联分析,最后得到一个关联区域,位于第9染色体上的54,788,026~56,740,873区间内,关联区域长度1.95 Mb.分析关联区域内的基因在2个亲本之间SNP,对这些SNP进行变异的注释,发现4个非同义突变的SNP.经验证,这4个SNP位点和分蘖与主茎株高一致性状相关.对应到Sobic.009G197901.1、Sobic.009G213300.1和Sobic.009G221200.1三个基因上,这些基因可能是与性状直接相关的功能基因.

  • 相关文献

[1]小麦材料CH1532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孔佳茜,郭慧娟,乔麟轶,李欣,贾举庆,张树伟,常利芳,阎晓涛,任永康,畅志坚,张晓军. 2020

[2]基于名优谷子品种晋谷21全基因组重测序的分子标记开发. 赵庆英,张瑞娟,王瑞良,高建华,韩渊怀,杨致荣,王兴春. 2018

[3]小麦抗条锈基因Yr69的连锁标记开发. 杨文静,乔麟轶,李欣,郭慧娟,陈芳,张树伟,常利芳,贾举庆,畅志坚,张晓军. 2022

[4]基于SLAF-seq技术的山西省地方梨品种的SNP分析. 白牡丹,郝国伟,张晓伟,杨盛,郭黄萍. 2020

[5]基于基因分型技术的燕麦SNP标记研究. 董艳辉,刘龙龙,温鑫,于宇凤,杨方,刘根科,崔林,曹秋芬,秦永军. 2019

[6]抗白粉病基因PmCH1302的遗传分析及染色体定位. 张晓军,马原丽,郭慧娟,张小辉,乔麟轶,李欣,詹海仙,畅志坚. 2017

[7]中国西门塔尔太行类群牛肉质性状与SLC27A1基因多态性关联分析. 张喜忠,王曦,张元庆,杨效民,王栋才,靳光,李博,徐芳,程景. 2016

[8]高粱种质资源不同贮藏年份的生活力及生理特性研究. 乔燕祥,周建萍,温琪汾,赵卫红. 2012

[9]晋杂18号高粱杂交制种技术. 杨伟,王呈祥,白志良,刘勇. 2005

[10]高粱雄性不育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赵威军. 2004

[11]体细胞克隆变异在高粱改良中的应用. 王良群. 2004

[12]高粱杂种优势利用及存在问题与展望. 柳青山. 2004

[13]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与展望. 程庆军. 2004

[14]优质饲料高粱的饲喂效果及市场潜力. 李团银. 2004

[15]高粱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平俊爱. 2004

[16]新型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SX-1A的创制与饲草高粱晋草1号的选育. 张福耀. 2004

[17]山西省酿造专用高粱品种的开发应用. 吕慧卿. 2004

[18]高粱杂交种晋杂18号的特点及配套栽培技术. 杨伟. 2004

[19]国内外优异高粱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张桂香. 2004

[20]高粱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梁小红.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