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荔枝愈伤组织继代及体胚发生过程中结构与多胺含量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果 1 ; 刘耀婷 2 ; 高兆银 1 ; 李焕苓 1 ; 王树军 1 ; 李芳 1 ; 王家保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2.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关键词: 荔枝;愈伤组织;组织形态;多胺;多胺相关酶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21 年 011 期

页码: 1911-19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妃子笑荔枝愈伤组织继代及体胚发生过程中结构与多胺变化,为优化荔枝体胚发生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基础。【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苏木精整体染色法、GC-MS法研究了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及体胚发生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及多胺代谢变化。【结果】愈伤组织继代过程中,日增殖量前期增殖缓慢,后期快速增加,达到峰值后下降,最大日增殖量出现在继代后第15天。愈伤组织快速增殖阶段颗粒明显,细胞形态相对均匀,细胞质浓厚,染色深。在体胚发生培养基上约10 d时愈伤组织出现明显的厚壁细胞形成生殖隔离,分化原胚,在原胚发生及子叶胚时期有大量淀粉积累。腐胺(Put)和精胺(Spm)是荔枝愈伤组织中多胺(PAs)的主要组分,亚精胺(Spd)含量较低。Put在愈伤组织中维持在较高水平,Put与Spd含量在愈伤组织胚性较强(继代第6天及体胚发生第10天)时都达到最高,体胚发生时愈伤组织中的Spm含量远低于继代时含量。多胺氧化酶(PAO)及二胺氧化酶(DAO)活性与Put及PAs含量呈正相关。【结论】愈伤组织继代约第15天时日增殖量最大,体胚发生过程中约在第10天分化体胚。高的PAO活性与PAs含量有利于荔枝体胚高频发生。

  • 相关文献

[1]外源多胺对荔枝愈伤组织增殖及体胚发生的作用. 王果,刘耀婷,李焕苓,李芳,王树军,王家保. 2021

[2]多胺对荔枝胚性愈伤组织增殖与体胚发生的影响. 王果,刘耀婷,李焕苓,王树军,李芳,王家保. 2024

[3]氨基酸对荔枝愈伤组织增殖及体胚发生体系优化的研究. 王果,刘耀婷,王家保,李焕苓. 2023

[4]多胺在RRIM600橡胶树割面上的分布及与割胶的关系. 黄雪梅,杨少琼,蔡瑜,白先权. 2000

[5]海水对冰菜生长、营养品质影响及叶片多胺物质耐盐响应. 段瑞军,吴朝波,王军,黄圣卓,梅文莉,戴好富. 2019

[6]果实成熟及品质调控遗传研究进展. 唐粉玲,林妃,李羽佳,李艳霞,许奕,黄东梅,李敬阳. 2018

[7]多胺与植物的抗逆性. 赵维峰,孙光明,李绍鹏,杨小环,李茂富,杨文秀. 2004

[8]‘金煌’杧胚正常与胚败育果实内源多胺的变化. 贺军虎,陈业渊,赵小青,陈华蕊. 2013

[9]多胺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作用. 刘宽灿,梁秋芬,赵丽红,张治礼. 2005

[10]不同品种甘蔗组织培养研究. 陈炫,范武波,林希昊,刘洋. 2014

[11]巴西橡游离胶树小孢子培养及其电击转化. Deguan TAN,谭德冠,Xiepiao SUN. 2011

[12]用于荔枝qPCR分析的内参基因克隆及稳定性分析. 魏永赞,赖彪,胡福初,李晓静,胡桂兵,王惠聪. 2011

[13]采前喷施香菇多糖对妃子笑荔枝采后生理及抗病性的影响. Gao Zhaoyin,高兆银,Wang Jiabao. 2012

[14]几种热带果树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孙光明,雷新涛,谢江辉,胡桂兵,马蔚红,詹儒林,陆超忠. 2004

[15]用正交设计优化荔枝RAPD反应体系. 王家保,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刘志媛,徐碧玉,邓穗生,杜中军,陈业渊. 2004

[16]烯效唑通过LcRGA/LcRGL1抑制花穗生长的分子机制. 王弋,董晨,魏永赞,郑雪文,石胜友,李伟才. 2019

[17]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对海南岛荔枝生产的影响. 吴志祥,陶忠良,周兆德,王令霞. 2004

[18]抗坏血酸对采后荔枝的保鲜效果. 郑吉祥,莫亿伟,胡一鸿,牛铁荃,谢江辉,李伟才. 2009

[19]2个荔枝品种体胚发生过程中几种抗氧化酶与多胺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吉训志,李焕苓,王果,王家保. 2018

[20]2个荔枝品种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体胚发生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吉训志,王果,李焕苓,王家保.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