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安俯 1 ; 潘帅 1 ; 刘飞 1 ; 肖娟 2 ; 黄海 3 ; 马振华 4 ; 郭志强 1 ;
作者机构: 1.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2.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3.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水产与生命学院
4.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
关键词: 金枪鱼;鱼龄与生长;摄食生物学;繁殖生物学
期刊名称: 热带生物学报
ISSN: 1674-7054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221-228
摘要: 以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及蓝鳍金枪鱼Thunnus maccoyii为例,围绕金枪鱼生物学中的鱼龄与生长、摄食及繁殖3个方面,综述了现阶段金枪鱼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与主要的研究成果,即金枪鱼为提高种群的合适度,形成的多个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如多生长增速拐点、机会捕食者及多种繁殖策略等。同时,针对金枪鱼生物学研究领域现存的不足,从研究方法、设备和技术手段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建议。
- 相关文献
[1]几种虾蛄生物学特性和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赵旺,杨其彬,陈旭,陈明强,温为庚. 2019
[2]铠平鲉的繁殖生物学特征及胚胎发育. 郭书新,张秀梅,李文涛,高东奎. 2017
[3]南海中南部海域春秋季鸢乌贼繁殖生物学特征研究. 粟丽,陈作志,张鹏. 2016
[4]深圳湾沿岸池养黄鳍鲷的繁殖生物学. 李加儿,区又君. 2000
[5]半滑舌鳎繁殖生物学及繁育技术研究. 柳学周,庄志猛,马爱军,陈四清,孙中之,梁友,徐永江. 2005
[6]象山港黄姑鱼的繁殖生物学. 林楠,姜亚洲,袁兴伟,凌建忠,杨林林,李圣法. 2013
[7]日本鲭种群生态学及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周翰林,李建生,严利平. 2021
[8]濒危中华鲟人工群体的繁殖生物学. 罗江,杜浩,危起伟,张辉,乔新美,熊伟,刘志刚,冷小茜,吴金平,沈丽,王成友,吴金明,张书环,周琼,刘源,王科兵. 2020
[9]热带中西太平洋大眼金枪鱼的繁殖生物学特性. 张健,刘文俊,王佚兮,王啸,石建高,叶旭昌. 2024
[10]鳗鲡某些繁殖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谢刚,祁宝崙,余德光. 2002
[11]七带石斑鱼繁殖生物学及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吴雷明,陈超,翟介明,李波,庞尊方,马文辉,孙芳芳. 2011
[12]长臀鮠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 郁桐柄,沈丽红. 2005
[13]长丰鲢繁殖生物学研究. 罗相忠,覃维敏,梁宏伟,沙航,邹桂伟. 2021
[14]乌苏里拟Chang人工繁育技术及开发利用-乌苏里拟Chang繁殖生物学及人工催产初步研究. 潘伟志,戚继刚. 2001
[15]华南地区外来鱼类革胡子鲶的繁殖生物学. 朱赟杰,顾党恩,韦慧,牟希东,罗渡. 2017
[16]黄喉拟水龟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朱新平,陈永乐,魏成清,刘毅辉,陆小萏,郑光明. 2001
[17]珠江水系大眼鳜的繁殖生物学. 王广军,谢骏,庞世勋,余德光. 2006
[18]青海湖裸鲤繁殖生物学研究. 张信,熊飞,唐红玉,严莉,陈大庆. 2005
[19]漠斑牙鲆繁殖生物学及苗种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柳学周,孙中之,田景波,梁友,徐永江,关健,蔡文超. 2007
[20]蜈蚣藻属生物学与养殖研究进展. 陈素文,冯彬,李婷,张博,朱长波,杨贤庆.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海南两头活体搁浅瑞氏海豚的血检指标及死因分析
作者:张钰伟;戴世明;杨春雷;庞雷;赵磊;马振华
关键词:瑞氏海豚;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病理解剖;死因
-
雄性密斑刺鲀与雌性六斑刺鲀人工杂交繁育技术研究
作者:叶丙聪;岳彦峰;黄海;彭士明;蒋科技
关键词:密斑刺鲀;六斑刺鲀;营养强化;杂交技术
-
黄鳍棘鲷幼鱼对不同开孔形状和直径的人工鱼礁模型的行为响应
作者:江满菊;郭禹;秦传新;潘莞倪;于刚;马振华
关键词:人工鱼礁;趋礁行为;黄鳍棘鲷;行为响应
-
发酵棉籽粉替代鱼粉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饲料利用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作者:吴光德;兰鲲鹏;陈旭;王芸;周传朋;林黑着;马振华;王珺
关键词:卵形鲳鲹;发酵棉籽粉;生长;饲料利用;肠道菌群
-
黄鳍金枪鱼幼鱼体质量与血液指标关系研究
作者:刘鸿雁;付正祎;于刚;马振华
关键词:黄鳍金枪鱼;体质量;血清;谷草转氨酶
-
小头鲔幼鱼不同消化器官中消化酶活性分析
作者:王文雯;胡静;周胜杰;杨蕊;马振华
关键词:小头鲔;消化器官;消化酶活性
-
金枪鱼养殖研究进展
作者:戴世明;周胜杰;于刚;马振华
关键词:金枪鱼;研究进展;深水网箱养殖;黄鳍金枪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