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统不育系材料选育中常见的育性分离及基因型判断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韩宏仕 1 ; 张敏琴 1 ; 高志宏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油菜研究所

关键词: 油菜;互作;核不育;育性;基因型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107-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授粉控制系统是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安全、高效的授粉控制系统,因其育性稳定、恢复源广等优点,在油菜杂交育种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的遗传机理,结合多年从事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三系选育的育种实践,梳理出在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材料选育中,自交或杂交下一代常见的不育株分离比例,并依据遗传机理推断其基因型,从而为育种工作者明晰育种思路和育种方法,提高育种效率。

  • 相关文献

[1]高油分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两型系60AB及同型临保系60C的选育. 韩宏仕,伍林涛,张敏琴,雷绍林,喻时周,向阳. 2018

[2]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缺绿及恢复的研究初报. 邵明波,白俊霞. 2000

[3]甘兰型油菜隐性胞核雄性不育系转育过程中育性分离的研究. 饶勇,刁攀琏,李大雄. 1997

[4]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研究初报. 饶勇,李大雄,刁攀琏. 1993

[5]油菜优质新不育系黔油2AB育性鉴定及遗传研究. 王通强,黄泽素,田筑萍,代文东. 2001

[6]油菜显性核不育系统的研究与利用. 伍林涛,杜才富,周凌,张敏琴,曾章丽,陈琨,韩宏仕. 2012

[7]甘蓝型黄籽双低高油份核不育材料1528 AB的选育及应用. 秦信蓉,杜才富. 2008

[8]我国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三系的研究与利用. 韩宏仕. 2006

[9]大白菜核不育纯合两型系及同源临保系的选育方法探讨. 王谋强. 1997

[10]2个新育成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开花习性以及育性转换研究. 郭慧,向关伦,甘雨,杨占烈,黄宗洪,潘建慧,吴建强,李树杏. 2013

[11]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再生复育及利用评价. 向关伦,黄宗洪,潘建慧,杨占烈. 2000

[12]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换与温度的相关分析. 杨占烈,向关伦,黄宗洪,潘建慧. 2001

[13]贵州省干椒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基因与环境互作分析. 牟玉梅,赖卫,刘崇政,姜虹,杨红. 2016

[14]WRKY转录调控因子在植物与病原体互作中的功能. 伍林涛,万谦,韩宏仕,奉斌,康公平,曾章丽. 2014

[15]甘蓝型油菜不育材料117A杂种后代自交及测交分离规律的研究. 王华,侯国佐. 1992

[16]甘蓝型优质无花瓣油菜NF001的遗传研究. 张瑞茂,汤晓华,李敏,陈大伦. 2007

[17]百宜黑鸡PRLR基因多态性对产蛋性能的影响. 吴松成,韩雪,陈林,伍革民,粟朝芝,朱丽莉,陶宇航. 2018

[18]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良新材料RM5637A的遗传研究. 张瑞茂,李敏. 2002

[19]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新材料RM5637A的遗传研究. 张瑞茂,李敏,侯燕. 2002

[20]玉米秃顶成因的研究进展. 田恩阔,陈长艳,周凌,田飞,朱峰,王仙屏,邵明波.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