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亚麻酸萝卜胞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712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俊锟 1 ; 曾章丽 1 ; 高志宏 1 ; 余顺波 1 ; 戴祥来 1 ; 陈大伦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菜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油菜;品种选育;亚麻酸;萝卜胞质;保健功能;杂交组合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7 期

页码: 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为生产高亚麻酸食用油提供优质原料,更好满足人们对优质健康(保健功能)食用油的需求。【方法】对3 500余份油菜种质资源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及化学分析筛选获得埃甘5771R和白甘5602R高亚麻酸资源,利用萝卜胞质类型杂种优势,将不同遗传背景的2份高亚麻酸资源分别转育成萝卜胞质不育系5771A和恢复系5602R,分别以其为母本和父本配制高亚麻酸萝卜胞质类型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712。【结果】油研712平均产量为194.14kg/667m2;脂肪酸组成为饱和脂肪酸6.8%、油酸51.3%、亚油酸25.4%、亚麻酸16.2%、芥酸0.3%。【结论】油研712的亚麻酸含量高,脂肪酸组成符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的脂肪酸组成比例,同时丰产性较好。

  • 相关文献

[1]油菜新品种油研早18的选育. 侯国佐,侯燕,侯剑,何惠平,周琦,徐春. 2015

[2]杂交油菜新品种盛杂油10号的选育. 侯燕,侯剑,侯国佐,操成波,何惠萍. 2013

[3]高油双低核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宝油87的选育. 秦信蓉,杜才富,喻时周,高志宏,江兵. 2020

[4]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9号的选育. 王军,张太平,魏忠芬,李德文. 2006

[5]甘蓝型“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4号的选育. 王通强,黄泽素,代文东,田筑萍,魏忠芬,何采平,杨晓容. 2003

[6]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1号的选育. 何采平,黄泽素,魏忠芬,王通强,罗鸿源,代文东. 2002

[7]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的选育. 张太平,王军,魏忠芬,李德文. 2004

[8]杂交油菜黔油22号稀植栽培生理特性研究. 代文东,黄泽素,唐容,李德珍,王少铭. 2013

[9]亚麻酸甘油酯异构体形成动力学及不同酰化位置对热致异构体差异比较. 芦慧敏,李咏富,武艳霞,邱菊. 2024

[10]高亚麻酸保健功能油菜新品系选育. 余顺波,高志宏,曾章丽,戴祥来,陈大伦. 2021

[11]油菜单产200~250kg/667m~2的生育模式及控制技术研究. 侯国佐,张瑞茂,赵继献,程尚明. 2000

[12]不同杂交组合猪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比较分析. 韩雪,付晓利,粟朝芝,朱丽莉,尚以顺. 2016

[13]杂交油菜益油1号直播密度试验. 王燕玲,张莹,罗绮霞,钟永先,张瑞茂. 2013

[14]双低高油分杂交油菜盛湘油9号的选育. 侯燕,侯剑,何惠萍. 2010

[15]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八号的选育研究. 杜才富,侯国佐,秦信容. 2000

[16]黔油10号制种高产栽培模式分析. 何采平,王尔明,黄泽素,魏忠芬. 2000

[17]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金油6号特征特性及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陈长艳,赵继献,程国平,任廷波,李子强,陈俊锟. 2011

[18]杂交油菜德新油27品种特性及制种技术. 侯剑,侯燕,何惠平. 2013

[19]不同磷钾肥及施用量对杂交油菜油研11号产量的影响. 李风华,徐小平,侯燕,邵明波. 2010

[20]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早18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程国平,余顺波,赵继献,王晓芳.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