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捕捞数据不确定下蓝点马鲛渔业管理策略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宁 1 ; 徐宾铎 2 ; 薛莹 2 ; 纪毓鹏 2 ; 任一平 2 ; 张崇良 3 ;

作者机构: 1.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2.;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3.;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关键词: 蓝点马鲛;不确定性分析;DLMtool;观测误差;观测偏差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8 年 07 期

页码: 1154-11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蓝点马鲛是黄渤海的主要经济鱼种,在我国海洋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评估其资源水平和种群状态对于资源开发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渔业资源评估方法对数据有较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蓝点马鲛渔业缺乏相关数据,特别是捕捞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尤为明显,其平均水平和变化趋势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统计上表现为观测数据的误差和偏差,对渔业评估和管理造成了障碍。本研究采用输出控制和输入控制两类共6种基于有限数据的渔业管理规程(MP)对蓝点马鲛进行了资源评估,针对捕捞观测数据的误差和偏差对这6种MP进行了不确定分析和管理策略评价。结果显示,输出控制MP中稳定捕捞法(CC4)、最大可持续剩余产量捕捞趋势法(SPMSY)和平均渔获量法(AvC)受到渔获量观测偏差和误差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时滞差分资源评估法(DD)对渔获量的不确定性响应相对较弱,更适用于蓝点马鲛等渔获量数据不确定性较大的渔业。根据敏感性分析发现该类MP对最大可持续生物量与未开发的生物量的比值、补充关系的陡度、最大可持续捕捞死亡率与自然死亡率的比值以及最大可持续捕捞死亡率等参数均较为敏感。而输入控制类MP最小体长法(minlen Lopt1)及75%捕捞努力量法(cur E75)对渔获量的不确定性响应不明显,对操控模型中各参数敏感程度较低。本研究指出输入控制MP不易受到观测误差和观测偏差的影响,而输出控制MP对观测误差有不同程度的响应。本研究使用管理策略评估综合比较两类MP,认为cur E75对于渔业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两个方面有着最好的权衡。

  • 相关文献

[1]蓝点马鲛大网目流刺网的选择性研究. 尤宗博,李显森,赵宪勇,王新良,孙珊,孙中之,朱建成. 2014

[2]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大网目流刺网参数优化研究. 朱建成,李显森,都松军,孙中之,孙珊,尤宗博. 2016

[3]黄渤海蓝点马鲛繁殖群体渔业生物学特征研究. 牟秀霞,张弛,张崇良,徐宾铎,薛莹,田永军,任一平. 2018

[4]黄渤海蓝点马鲛种群变动与海表面温度的关系. 王凯迪,于华明,于海庆,伊藤進一. 2019

[5]象山港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摄食习性. 林楠,王宇坛,陈渊戈,姜亚洲,袁兴伟,李圣法,凌建忠. 2017

[6]产卵期及越冬期蓝点马鲛渔场分布变化及其与海表温度的关系. 祖凯伟,程家骅,刘阳,张弛,李建超,潘新冬,叶振江,田永军. 2019

[7]黄海南部蓝点马鲛耳石微量元素. 潘新冬,张弛,叶振江,徐宾铎,李建超,刘阳,姜涛,杨健,田永军. 2019

[8]象山港蓝点马鲛繁殖群体的耳石形态分析. 杨林林,姜亚洲,林昱,凌建忠,刘尊雷,李圣法. 2018

[9]象山港蓝点马鲛鱼卵、仔稚鱼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宋超,王宇坛,刘尊雷,张辉,林昱,姜亚洲,李圣法,林楠. 2016

[10]基于自动机器学习的黄、渤、东海蓝点马鲛渔场丰度指数研究. 秦元哲,周振佳,刘阳,田永军,程家骅,刘旭东,张勇. 2022

[11]不同干制方式对蓝点马鲛脂肪氧化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崔柯鑫,孙永,佟利惠,于莹,张晋,王明丽,付运红,周德庆,王大军,刘楠. 2023

[12]不同冻结工艺条件对蓝点马鲛品质的影响. 赵峰,蒋慧珠,王轰,马玉洁,王珊珊,刘萌,李国栋,周德庆.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