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胶州湾北部氮、磷营养盐的分布及变化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过锋 1 ; 陈聚法 1 ; 陈碧鹃 1 ; 崔毅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无机氮;活性磷酸盐;胶州湾海域;分布;变化特征

期刊名称: 海洋水产研究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2005 年 26 卷 06 期

页码: 34-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1999~2004年对胶州湾北部海域营养盐进行了连续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年际春季2003年无机氮含量最高,平均值为460·85μg/L,超出海水水质三类标准,超标率为77·8%。夏季2001年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486·89μg/L,2004年次之,平均含量461·82μg/L;秋季2003年无机氮平均值为633·46μg/L,均超出海水水质四类标准。磷酸盐的年际季节性变化及年际均值变化分析,该海域无机磷含量均在较高水平上波动(尤其在春、秋季),另,夏季高温期超标也较为严重。从氮、磷比值的季节变化来看氮、磷含量均较高。胶州湾海域富营养化程度严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 相关文献

[1]珠江口水域无机氮与活性磷酸盐含量调查. 高鹏,赖子尼,魏泰莉,杨婉玲,庞世勋,谢文平. 2007

[2]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青岛市售贝类毒素和污染状况. 邓硕,于维森,吕晓静,谭志军. 2017

[3]海州湾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价. 韩彬,林法祥,丁宇,陈发荣,高伟,李倩,郑立. 2019

[4]近年渤海中部海域活性磷酸盐的时空变化特征. 陈聚法,赵俊,过锋,曲克明,崔正国,孙雪梅,朱建新,丁东生,刘传霞. 2016

[5]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生产力变化特征. 杜飞雁,王雪辉,李纯厚,贾晓平. 2008

[6]广东东部重要渔业水域叶绿素变化特征的研究. 王增焕,林钦,李纯厚,黄洪辉,杨美兰,甘居利,蔡文贵,吕晓瑜. 2004

[7]鲻胚后发育过程中体表色素与鳍的变化特征. 区又君,李加儿,谢菁. 2014

[8]中国水产品产量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岳冬冬,王莎,王鲁民. 2012

[9]人工鱼礁投放对莱州金城海域沉积环境地球化学要素的影响. 张艳,过锋,王军,陈聚法,李娇,袁伟,谢寒冰. 2013

[10]近十几年间长江口春季无机氮和磷含量分布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梁翠,线薇薇,沈志良. 2016

[11]低C/N驯化生物絮团的自养和异养硝化性能研究. 王涛,刘青松,段亚飞,李华,董宏标,张家松. 2018

[12]春夏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和底层环境因素、氮分布分析. 尹艳娥,沈盎绿,周进,平仙隐,王云龙. 2016

[13]脱氮副球菌硝酸盐/亚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变化及对养殖水体中无机氮素的转化. 吴伟,刘道玉,瞿建宏,范立民,王琼. 2013

[14]龙须菜处理海水养殖废水的初步研究. 赵先庭,刘云凌,张继辉,曲克明,马德林. 2007

[15]唐岛湾网箱养殖区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无机氮的扩散通量. 蒋增杰,崔毅,陈碧鹃. 2007

[16]侧孢芽孢杆菌对铜绿微囊藻生长胁迫的研究. 王琼,吴伟,季丽. 2014

[17]钝顶螺旋藻营养生理的研究II.钝顶螺旋藻对无机氮的吸收利用. 沙珍霞,石晓勇,张学成,谭桂英. 2000

[18]微绿球藻、隐藻和颤藻竞争氮磷营养的通径分析. 曹煜成,王少沛,李卓佳,文国樑,陈素文. 2012

[19]生物活性炭纤维小球对养殖池塘处理及除氮优势菌的鉴定研究. 尹艳娥,鲁超,徐亚岩,康伟,王翠华,徐兆礼. 2012

[20]龙须菜海藻场构建及其对水环境因子的影响. 周岩岩,李纯厚,陈丕茂,李春晓,马庆涛,杨进,李琦,刘维达.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