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3个香茅品种精油与鲜草挥发性成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邱珊莲 1 ; 林宝妹 1 ; 洪佳敏 1 ; 吴妙鸿 1 ; 郑开斌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香茅;精油;鲜草;挥发性成分

期刊名称: 饲料研究

ISSN: 1002-2813

年卷期: 2022 年 024 期

页码: 117-1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试验旨在明确香茅精油和鲜草中的挥发性成分差异。选择3个香茅品种(亚茅001、亚茅002、亚茅003)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通过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鲜草和精油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亚茅001的精油含量(4.42‰)最高,显著高于亚茅002 (2.47‰)和亚茅003 (2.32‰)(P<0.05)。3个品种精油的挥发性成分总个数均极显著高于鲜草(P<0.01)。亚茅001精油与鲜草的挥发性成分组成较接近,相似率为98.242%,亚茅002和亚茅003精油与鲜草挥发性成分组成相差较远,相似率分别为56.250%、23.353%。3个品种精油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均为(E)-柠檬醛和(Z)-柠檬醛。鲜草中的主要成分因品种而异,亚茅001鲜草的主要成分为(E)-柠檬醛和(Z)-柠檬醛,亚茅002鲜草为β-月桂烯和β-罗勒烯,亚茅003鲜草为香叶醇、(-)-莰烯、橙花醇。研究表明,试验结果对香茅挥发性成分测定和开发利用具有参考价值。

  • 相关文献

[1]栀子鲜花精油挥发性成分分析. 徐晓俞,李程勋,李爱萍,郑开斌. 2020

[2]不同品种和生长期嘉宝果叶片酚类及挥发性物质研究. 邱珊莲,林宝妹,吴妙鸿,洪佳敏,郑开斌. 2022

[3]香茅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邱珊莲,林宝妹,张少平,张帅,洪佳敏,郑开斌. 2020

[4]芳香植物香茅的栽培与繁殖技术. 林霜霜,邱珊莲,吴维坚,鞠玉栋,杨敏,李珊珊,郑菲艳. 2015

[5]五种植物精油对氟虫腈的增效与渗透促进作用. 吴玮,孙红霞,魏辉,占志雄,吴珍泉. 2008

[6]5种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对番茄早疫病的抑菌活性研究. 林霜霜,邱珊莲,郑开斌,张少华,吴维坚,鞠玉栋,李珊珊,杨敏,郑菲艳,黄惠明. 2017

[7]柠檬香茅精油的提取及其成分分析. 邱珊莲,林宝妹,洪佳敏,郑开斌. 2020

[8]福建产龙眼花精油成分GC-MS分析. 李程勋,胡文舜,李爱萍,徐晓俞,郑开斌. 2020

[9]白兰花被片发育过程中香精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郭素枝,高华娟,邱栋梁,田厚军. 2010

[10]茉莉花香气成分及其加工应用研究进展. 徐晓俞,李爱萍,郑开斌,黄旭旻,俞秀红. 2017

[11]柠檬香茅精油抗氧化活性测定. 鞠玉栋,吴维坚,杨敏,郑菲艳,李珊珊,邱珊莲,林霜霜,郑开斌. 2016

[12]福建省不同产地及不同生育期土荆芥精油化学成分的比较. 魏辉,李兵,田厚军,陈艺欣,黄玉清,占志雄. 2010

[13]土荆芥精油对小菜蛾幼虫表皮的渗透促进作用. 赵建伟,陈艺欣,林硕,陈勇,田厚军. 2021

[14]贵妃枇杷花提取液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蒋际谋,胡文舜,姜帆,陈秀萍,邓朝军,许奇志,郑少泉. 2013

[15]植物精油提取方法及铁皮石斛精油研究进展. 林江波,王伟英,邹晖,戴艺民. 2018

[16]5个不同品系迷迭香精油对金线莲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活性及GC-MS成分分析. 李珊珊,邹晖,杨敏,林江波,戴艺民,吴维坚. 2023

[17]漳州柠檬香茅精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鞠玉栋,吴维坚,杨敏,郑菲艳,李珊珊,邱珊莲,林霜霜,郑开斌. 2016

[18]顶空-气质联用法测定柠檬香茅叶片和叶中脉的挥发性成分. 李海明,吴水金,黄惠明. 2019

[19]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比较3种直立型迷迭香的挥发性成分. 李珊珊,杨敏,李海明,甘艺莲,林洪涛,吴维坚. 2021

[20]茶树新品系“606”乌龙茶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刘彬彬,周子维,胡娟,徐邢燕,姚知灵,陈常颂,游玉琼,孙云.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