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杏鲍菇和金针菇菌渣堆肥的发酵特性及双孢蘑菇栽培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柯斌榕 1 ; 蔡志英 1 ; 卢政辉 1 ; 廖剑华 1 ; 兰清秀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特色食用菌繁育与栽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龙海市农业局食用菌站

关键词: 双孢蘑菇;杏鲍菇;金针菇;菌渣;堆肥;发酵特性;产量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8 年 22 期

页码: 153-1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r)菌渣为堆肥原料,通过添加牛粪、玉米芯等原料以研究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栽培配方。结果表明,金针菇菌渣堆肥在二次发酵初期温度高于杏鲍菇菌渣堆肥;各菌渣堆肥期间,随堆肥时间的延长,菌渣p H值及含氮量呈上升趋势,碳氮比呈下降趋势,电导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金针菇菌渣堆肥的电导率显著高于杏鲍菇菌渣(P <0.05);金针菇菌渣栽培的双孢蘑菇5潮总产量达到17.17 kg/m~2,略低于杏鲍菇菌渣(对照)栽培的双孢蘑菇产量18.65 kg/m~2;菌渣堆肥添加玉米芯栽培的双孢蘑菇产量较不添加的有明显提高,其中杏鲍菇菌渣添加玉米芯栽培的双孢蘑菇总产量相对最高,为20.60 kg/m~2。

  • 相关文献

[1]杏鲍菇和金针菇菌渣堆肥的发酵特性及其栽培双孢蘑菇试验. 柯斌榕,蔡志英,卢政辉,廖剑华. 2017

[2]杏鲍菇菌渣循环栽培双孢蘑菇的配方优化. 卢政辉,廖剑华,蔡志英,曾辉,柯斌榕,兰清秀. 2016

[3]龙海市杏鲍菇废菌渣循环利用现状分析. 蔡志英,陈志伟,卢政辉. 2013

[4]杏鲍菇菌渣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程翊,曾辉,卢政辉,戴建清,王泽生. 2011

[5]杏鲍菇菌渣栽培姬松茸配方试验. 付志英,应正河,张平,陈晓波,黄晓梅,赖腾强. 2013

[6]广叶绣球菌菌渣栽培金针菇的基质试验研究. 江晓凌,马璐,应正河,杨驰,林衍铨. 2018

[7]菌渣培养料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柯斌榕,兰清秀,卢政辉,廖剑华. 2017

[8]基于隧道式发酵金针菇菌渣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分析. 柯斌榕,廖剑华,卢政辉,兰清秀,应正河. 2021

[9]菌渣、玉米芯循环利用栽培双孢蘑菇技术流程. 卢政辉,柯斌榕,王海霞,兰清秀,吴寿华,卫秀英,廖剑华. 2023

[10]菌渣垫料堆肥过程碳素物质转化规律. 王义祥,高凌飞,叶菁,李艳春,翁伯琦. 2016

[11]菌渣-发酵床废弃垫料堆肥中温室气体排放及与微生物的关系. 王义祥,高凌飞,辛思洁,叶菁,李艳春,翁伯琦. 2017

[12]食用菌菌渣资源化高效循环利用前景广阔. 陈华,刘朋虎. 2023

[13]施用茶栽食用菌菌渣对茶叶产量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朱留刚,孙君,张文锦,余海燕,余孔朝. 2020

[14]设施栽培杏鲍菇不同菌株抗杂能力及产量比较. 林兴生,林衍铨,揭淑华. 2009

[15]双孢蘑菇产、质量性状相关分子标记的初步研究. 王翠,郭仲杰,尤洁,宋飞飞,蔡志欣. 2018

[16]菌渣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研究进展. Li Fangliang,栗方亮. 2014

[17]枇杷汁乳酸发酵优良菌株筛选及其发酵特性研究. 林晓姿,梁璋成,何志刚,李维新,魏巍. 2011

[18]植物乳杆菌R23在枇杷酒中生长及苹果酸乳酸发酵特性研究. 何志刚,梁璋成,任香芸,林晓姿,李维新,陆东和. 2011

[19]荔枝乳酸菌饮品发酵菌种筛选及其发酵特性分析. 刘欣,刘芸,陈梅春,郑雪芳,陈峥,王阶平,刘波. 2022

[20]镧在草-菇-土系统中分配规律与循环利用. 翁伯琦,姜照伟,黄元仿.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