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几类杀虫剂对灰飞虱的相对毒力及田间种群的抗药性现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利华 1 ; 方继朝 1 ; 刘宝生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灰飞虱;抗药性;杀虫剂;相对毒力;抗性倍数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08 年 51 卷 09 期

页码: 38-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浸苗法测定了6类11种杀虫剂对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Fallén)3龄若虫的毒力,并分析比较了江苏句容、通州、楚州、大丰、南京和苏州以及安徽庐江等7地灰飞虱种群对10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对云南种群而言,在所测杀虫剂中,以乙酰甲胺磷为标准药剂,氟虫腈的相对毒力最高;噻嗪酮、阿维菌素和噻虫嗪次之;高效氯氰菊酯、IPP(硝基亚甲基类化合物)、毒死蜱、敌敌畏和三唑磷间毒力处于同一数量级,低于阿维菌素等杀虫剂;吡虫啉的相对毒力最低。与云南种群相比,2007年采自苏、皖7个不同地区的灰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产生了极高水平的抗性,其抗性倍数均超过200倍;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中高水平的抗性,其抗性倍数为7.8~108.8;安徽庐江灰飞虱种群对三唑磷产生了7.7倍的抗性,对毒死蜱产生了12.0倍的抗性,江苏楚州、南京、大丰和句容灰飞虱种群对毒死蜱产生了5.7~12.6倍的抗性;所有灰飞虱种群对敌敌畏仍然敏感,对氟虫腈、阿维菌素和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和IPP等也比较敏感。

  • 相关文献

[1]毒死蜱抗性灰飞虱种群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对适合度. 朱凤,王利华,张谷丰,潘磊,张月亮,牛洪涛,易红娟,邰德良,方继朝. 2018

[2]灰飞虱共生真菌P450过量表达介导的吡虫啉抗药性. 张月亮,刘宝生,王利华,侍甜,方继朝. 2021

[3]粘质沙雷氏菌S-JS1与5种杀虫剂对灰飞虱的联合作用及该菌对灰飞虱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牛洪涛,肖李俊杰,王娜,刘宝生,于天丛,郭慧芳. 2018

[4]杀虫剂对褐飞虱和灰飞虱的毒力差异及机制研究. 许小龙,徐德进,顾中言,徐广春. 2012

[5]五种常用杀虫剂对灰飞虱繁殖力的影响. 徐广春,顾中言,徐德进,许小龙,石伟山. 2008

[6]机敏漏斗蛛对灰飞虱的捕食作用及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 徐德进,顾中言,徐广春,许小龙,范鹏. 2010

[7]不同龄期灰飞虱对四种杀虫剂的敏感性. 徐广春,顾中言,徐德进,许小龙,韩丽娟. 2008

[8]杀虫剂18种单剂和10种复配剂对褐飞虱和灰飞虱的活性差异. 徐德进,顾中言,徐广春,许小龙,石伟山,范鹏. 2009

[9]连云港市水稻二化螟抗药性监测. 李馨宇,沈晋良,曹明章,任立凯,孙传祥,何月平. 2005

[10]褐飞虱生物型监测及抗药性分析. 张存政,黄丰. 2002

[11]RSV传毒媒介灰飞虱种群转移扩散规律及其数量控制技术. 李洪山,赵阳,李红阳,李慈厚. 2004

[12]吡蚜酮对镇江地区小麦田灰飞虱种群的活性及防效. 朱桂梅,何东兵,杨敬辉,郭建,陈宏州,肖婷,吴琴燕,邱晓红,姚克兵,潘以楼. 2011

[13]醚菊酯与吡蚜酮混配剂对灰飞虱的控制效果. 束兆林,赵来成,缪康,何东兵,姚克兵,吉沐祥. 2012

[14]2005年苏州地区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特点及分析. 张青,杨代凤,张景飞,沈龙元,胡桂珍,汤留弟,吴向阳. 2007

[15]灰飞虱2种热激蛋白基因Hsp70的克隆、分析. 张青,陆明星,祝树德. 2015

[16]灰飞虱热激蛋白Hsp90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与表达模式. 张青,陆明星,祝树德. 2014

[17]2015年苏北地区稻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治理. 熊战之,汪立新,付佑胜,刘伟中,王宏宝,李茹,高聪芬,张凯. 2016

[18]南通地区玉米粗缩病突发成因与控防对策. 顾国华,徐莉,葛红,季桦,薛爱芳. 2007

[19]基于不同气温类型的一代灰飞虱发生期预测. 顾国华,葛红,徐莉,季桦,薛爱芳. 2008

[20]水稻对黑条矮缩病感病生育期研究初报. 周彤,吴丽娟,王英,程兆榜,季英华,范永坚,周益军.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