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离体孤雌生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董清山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离体孤雌生殖;培养基;诱导率

期刊名称: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ISSN: 1004-7999

年卷期: 2006 年 01 期

页码: 61-66

摘要: 针对玉米离体孤雌生殖培养中未能解决的诱导率偏低等问题,以黑龙江省18份玉米杂交种或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将未授粉雌穗接种在9种诱导培养基上,对影响其离体孤雌生殖诱导率的培养基及不同材料之间子房膨大率与结实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玉米离体孤雌生殖最佳培养基为B,成份为:MS+2,4-D 1 mg/L+NAA 1 mg/L+KT 1 mg/L+LH200 mg/L+cokchicine 2 mg/L+MET 1 mg/L+sucrose 5%+agar 0.8%;不同材料之间子房膨大率及结实率均有显著差异,变幅分别为2.4%~16.7%和0%~2.67%.61%的材料能诱导结实.当培养50~60 d后,从牡20-618、牡342、牡21-178、牡21-257的未授粉子房直接培养再生出4颗小植株.

  • 相关文献

[1]玉米离体孤雌生殖研究初探. 董清山. 2004

[2]影响玉米离体孤雌生殖诱导率的研究. 傅迎军. 2007

[3]水稻花药培养方法改良探讨. 李大林,张云江,刘大力. 2000

[4]几个不同来源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诱导效果的研究. CAI Quan,蔡泉,ZHANG Jian-guo,张建国,ZHAO Wei. 2012

[5]农大高诱1号对玉米不同种质和世代单倍体诱导频率的研究. 李国良,苏俊,李春霞,龚士琛,宋锡章,阎淑琴,扈光辉,王明泉. 2008

[6]农大高诱1号对玉米不同种质类群诱导单倍体的效果初探. 李国良,苏俊,李春霞,龚士琛,宋锡章,阎淑琴,扈光辉,王明泉. 2008

[7]几个不同来源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诱导效果的研究. 蔡泉,曹靖生,史桂荣,郭晓明,张建国,赵伟,李树军,殷跃. 2012

[8]玉米单倍体诱导系对不同类群F_1的诱导率评价. 林红,孙德全,李绥艳,马延华,潘丽艳. 2014

[9]玉米未授粉子房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付迎军,任海祥,白艳凤,王延峰,孙殷会,黄艳胜,邵广忠,孙广权. 2005

[10]提高水稻组培诱导频率方法及其对耐冷变异体筛选的研究. 陈力,吕晓波,刘丽艳,陈香兰,王春燕. 1991

[11]利用抗生素诱导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效果研究. 何云霞. 2000

[12]提高春小麦花粉植株诱导率的研究. 韩玉芹,于世选,赵日,刘文萍. 1991

[13]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及加倍率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王晓梅,傅迎军,孙殷会,王晓东,张庆娜. 2016

[14]草莓脱毒苗最优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赵海红. 2015

[15]引进的俄罗斯高效大豆根瘤菌培养基的选择与优化. 赵念力,谷维,张俐俐,夏善勇,赵曦,吴立成,张必弦. 2014

[16]丽格海棠外植体组织培养的研究. 于非. 2019

[17]水稻品种抗恶苗病鉴定方法的研究. 郑镐燮,吕彬,吴润植,聂宏. 1993

[18]小麦基因枪法转化体系的初步研究. 孙岩,王广金,黄景华,刁艳玲,郭强. 2006

[19]提高小麦幼胚组织培养效果的初步研究. 孙岩. 2004

[20]树莓组培苗的培养. 王禹.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