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四种海洋藻华甲藻与红色赤潮藻的化学互感作用(allelopathy)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欢 1 ; 胡章喜 2 ; 唐赢中 3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关键词: 化感作用;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多环旋沟藻(Cochlodinium polykrikoides);剧毒卡尔藻(Karlodinium veneficum);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短沟别什莱藻(Biecheleria brevisulcate)

期刊名称: 海洋科学

ISSN: 1000-3096

年卷期: 2017 年 09 期

页码: 94-1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化学互感作用或化感作用(allelopathy)在浮游植物的种群相互作用及动力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已经成为有害藻华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但在被研究的种类和化感作用的规律等方面还存在众多空白。本研究选取分离自中国和美国近海的重要藻华甲藻多环旋沟藻(Cochlodinium polykrikoides)、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剧毒卡尔藻(Karlodinium veneficum)、短沟别什莱藻(Biecheleria brevisulcate),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72 h共培养)观察其与另一种常见的藻华甲藻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的化感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化感效应随种类和特别是起始细胞密度比率而分别表现为抑制或促进共存种的生长。与起始细胞密度为500个/m L的红色赤潮藻共培养时,多环旋沟藻起始密度为250个/m L时促进红色赤潮藻生长,米氏凯伦藻苏澳株和短沟别什莱藻在细胞密度低于1 000个/m L时促进红色赤潮藻生长,同时起始密度为5 000~50 000个/m L的剧毒卡尔藻被红色赤潮藻促进生长。但是,米氏凯伦藻深圳湾株在细胞密度500个/m L以上时均抑制红色赤潮藻生长,多环旋沟藻在起始密度大于250个/m L时开始抑制红色赤潮藻生长,且抑制效应在起始密度2 500个/m L时接近100%。米氏凯伦藻的化感作用在不同株系间表现出显著差异。结果说明有害藻华甲藻之间的化感作用表现出复杂的形式,随着作用的种类和互相之间的密度比率变化而有互相促进、抑制或一方抑制(或促进)另一方等作用,这对进一步认识藻华甲藻的种群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文献

[1]化感作用与养殖池塘中铜绿微囊藻的防治. 马晓燕,陈家长. 2006

[2]化感作用抑制有害藻类生长的研究进展. 孙志伟,邱丽华,段舜山,蔡卓平,李卓佳.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