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留茬高度与秸秆粉碎程度对稻-油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越 1 ; 夏贤格 1 ; 陈云峰 1 ; 郭熙法 1 ; 余小平 1 ; 刘东海 1 ; 张智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废弃物肥料化利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武穴市办事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秸秆还田;稻-油轮作;SPAD;产量;土壤养分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122-1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优化水稻-油菜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方式,为秸秆还田机械化提供技术参数,为作物高产和土壤培肥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2017-2019 年在长江中游稻-油轮作区开展秸秆还田田间试验,共设置 4 个处理,分别为:不留茬+细粉碎、留中茬+细粉碎、留中茬+粗粉碎、留高茬+细粉碎,对比分析不同留茬高度和秸秆粉碎程度对作物生长与产量,以及作物生长过程中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和油菜均表现为留茬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基本苗,且秸秆粗粉碎基本苗高于细粉碎,但不同留茬高度和秸秆粉碎程度对作物苗期SPAD值未表现出明显影响.第一季作物产量均是以留中茬高于不留茬和留高茬(水稻和油菜产量增幅分别为 7.1%~21.1%和 2.4%~4.6%)、细粉碎高于粗粉碎(增幅分别为11.7%和 12.9%),但第二季作物产量处理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作物生育期内土壤养分含量整体变化为先降低、到收获期有略微升高的趋势;在作物生育前期,水稻季不留茬+细粉碎、油菜季留中茬+粗粉碎可提高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在作物收获期,水稻和油菜季均是以留中茬+粗粉碎处理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因此,在作物产量反映和土壤养分变化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秸秆还田作业成本与能耗,本研究推荐长江中游稻-油轮作周年秸秆还田方式为水稻留中茬、油菜留中茬或高茬,秸秆粉碎程度均为细粉碎.

  • 相关文献

[1]水稻田秸秆还田条件下的氮肥调控与钾肥替代试验. 郑霞,孙玉海,王关林,刘东,苏章锋,潘久四,孙世清,丁亨虎. 2017

[2]不同的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胡诚,刘东海,乔艳,刘友梅,李双来,陈云峰. 2017

[3]湖北省稻茬麦区秸秆还田替代钾肥效果. 邹娟,高春保,董凡,朱展望,刘易科,佟汉文,陈泠,张宇庆. 2016

[4]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余延丰,熊桂云,张继铭,万炎生,苏运河,彭红,孙爱红. 2008

[5]Optimizing Fertilizer Nitrogen for Winter Wheat Production in Yangtze River Region in China. He, P.,Zhang, X. Z.,Yi, Q.,Yang, L.,Xiong, G. Y..

[6]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江汉平原麦区小麦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刘美玲,刘悦,陈婷婷,邹娟,史文琦,曾凡松,龚双军,黄振余,刘威,杨立军,喻大昭. 2021

[7]复合微生物肥对棉田土壤养分及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 吕博,丁亮,过聪,陈锋,周海平,汪雪松,董小林,向发云. 2024

[8]施肥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郭腾飞,梁国庆,周卫,刘东海,王秀斌,孙静文,李双来,胡诚. 2016

[9]长三角地区稻麦轮作土壤养分对秸秆还田响应-Meta分析. 张志毅,范先鹏,夏贤格,杨利,刘冬碧,张富林,熊桂云,吴茂前,冯婷婷. 2019

[10]有机培肥与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张志毅,熊桂云,吴茂前,范先鹏,冯婷婷,巴瑞先,段申荣. 2020

[11]秸秆腐熟剂对稻麦轮作区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胡洪涛,曹春霞,闵勇,张舒,夏贤格,汪本福,张佑宏. 2018

[12]稻虾共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佀国涵,彭成林,袁家富,夏贤格,程建平,徐祥玉,贾平安,谢媛圆,周剑雄. 2021

[13]秸秆还田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程子珍,范先鹏,余延丰,吴茂前,熊桂云,张富林,刘冬碧,夏颖,张志毅. 2021

[14]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黄泥田土壤微食物网的影响. 陈云峰,夏贤格,胡诚,李双来,乔艳,刘东海. 2018

[15]生物炭复配天然矿物对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影响. 傅玺豪,朱建强,范先鹏,张志毅,何绍华,倪承凡,吴茂前. 2023

[16]氮肥运筹和秸秆还田对直播稻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赵锋,程建平,张国忠,徐得泽,吴建平,吴继洪,杨兆林,马焕新. 2011

[17]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下麦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变化. 刘东海,毛庆华,邓辉,梅亮贤,罗杰,乔艳,张智,胡诚. 2024

[18]长期秸秆还田对水稻-小麦轮作制作物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刘冬碧,夏贤格,范先鹏,杨利,张富林,夏颖,熊桂云,吴茂前. 2017

[19]小龙虾扰动下水稻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和表面结构变化特征. 彭成林,徐大兵,周勇,佀国涵,赵书军,刘威,周剑雄. 2024

[20]小麦-玉米周年秸秆还田对玉米害虫及天敌的影响. 李文静,吕亮,杨立军,夏贤格,许敏,万鹏.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