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下麦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东海 1 ; 毛庆华 2 ; 邓辉 3 ; 梅亮贤 4 ; 罗杰 4 ; 乔艳 1 ; 张智 1 ; 胡诚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2.广水市农田项目建设中心及土壤肥料工作站

3.荆门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

4.湖北省黄麦岭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 麦田;秸秆还田;化肥;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12-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探明长期秸秆还田下配施化肥对麦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主要驱动因子,以持续4年的广水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设置秸秆(S,用量为6 000 kg/hm~2,其他处理用量相同)、秸秆+施100%N(S100N,纯N用量为187.5 kg/hm~2,其他施肥处理用量按此用量折算)、秸秆+施80%N(S80N)、秸秆+施60%N(S60N)、秸秆+施80%N+菌剂(S80Nm,秸秆腐熟菌剂用量为30 kg/hm~2)、秸秆+施60%N+菌剂(S60Nm,菌剂用量同S80Nm)6个处理,测定了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及小麦产量。结果显示,与S相比,S100N和S80N小麦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82.82%和179.55%(P<0.05);秸秆腐熟菌剂的添加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的效果不显著。与S100N相比,S80N增加了土壤磷酸酶(Phos)、硫酸酯酶(Sul)、β-葡萄糖苷酶(βG)、β-木糖苷酶(βX)、α-葡萄糖苷酶(αG)、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的活性;冗余分析(RDA)显示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的含量是土壤酶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因此,从减肥增效角度来看,S80N是提升土壤质量较适宜的管理措施。

  • 相关文献

[1]不同的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胡诚,刘东海,乔艳,刘友梅,李双来,陈云峰. 2017

[2]施肥对麦田杂草发生、生长及危害的影响. 朱文达,涂书新,魏福香. 1998

[3]万灵在麦田环境中的降解与残留研究万灵在麦田环境中的降解与残留研究. 陈平,陈智东,尤玉珍,刘帅刚. 2000

[4]紫色土区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刘东海,乔艳,李晓,李双来,张智,李菲,胡诚. 2022

[5]棉花连作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韩光明,詹先进,蓝家样,陈全求,符家平,黄云,孙世清,刘东. 2013

[6]稻麦轮作不同施磷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管冠,涂书新,杨俊诚,张建锋,杨利. 2009

[7]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胡诚,刘东海,乔艳,刘友梅,李双来,陈云峰. 2017

[8]翻压绿肥对植烟土壤活性有机质和土壤酶的影响. 徐祥玉,孟贵星,袁家富,赵书军,刘晔,耿明建,曹卫东. 2011

[9]间作模式对黄连生理生长性状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段媛媛,刘晓洪,吴佳奇,周武先,郭晓亮,游景茂,唐涛,王帆帆,郭杰. 2020

[10]生物炭及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韩光明,蓝家样,陈温福,张涛,詹先进,孟军,陈全求,黄云,孙世清. 2014

[11]化肥氮钾优化施用及紫云英、秸秆协同还田下的双季稻生产效益. 董春华,马朝红,胡柯鑫,何云龙,李万民,褚飞,杨曾平. 2020

[12]冬种绿肥和稻草全量还田对单季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刘威,秦自果,耿明建,吴礼树,鲁剑巍,鲁君明,曹卫东. 2017

[13]化肥氮钾优化施用及紫云英、秸秆协同还田下的双季稻生产效益(英文). 董春华,马朝红,胡柯鑫,何云龙,李万民,褚飞,杨曾平. 2021

[14]紫云英与化肥配比施用对早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刘威,王晓雨,朱德雄,詹鹏,李培根,戴志刚,鲁剑巍,耿明建. 2017

[15]有机肥替代氮化肥对叶菜产量品质和土壤氮淋失的影响. 徐大兵,赵书军,袁家富,彭成林,周剑雄,夏贤格,佀国涵. 2018

[16]绿肥翻压利用对干早年份烤烟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 储刘专,黄树立,孔伟,袁家富,鲁剑巍,曹卫东,耿明建. 2011

[17]水稻相同紫云英翻压量下化肥的合理用量试验. 李双来,陈云峰,李四斌,乔艳,胡诚,葛秀文,刘国际. 2009

[18]猪粪与化肥配合施用对百日草生长的影响. 蒋志平,梅书棋,王亚艺,宋忠旭,李良华. 2008

[19]猪粪堆肥与化肥不同配施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养分累积的影响. 哈丽哈什·依巴提,张丽,陆强,王继琛,张坚超. 2013

[20]绿肥翻压利用对干旱年份烤烟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 储刘专,黄树立,孔伟,袁家富,鲁剑巍,曹卫东,耿明建.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