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紫云英与化肥配比施用对早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威 1 ; 王晓雨 1 ; 朱德雄 2 ; 詹鹏 2 ; 李培根 2 ; 戴志刚 3 ; 鲁剑巍 1 ; 耿明建 1 ;

作者机构: 1.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土壤肥料工作站

3.湖北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

关键词: 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化肥;早稻;产量;养分吸收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7 年 56 卷 08 期

页码: 1438-1441+1444

摘要: 研究了等氮磷钾养分下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与化肥不同配比施用对早稻产量、养分吸收、经济效益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完全不施肥相比,施化肥、紫云英、化肥与紫云英配合施用均可显著增加稻谷产量。与施全量化肥相比,等量养分投入条件下(N 117.0 kg/hm~2,P_2O_5 25.2 kg/hm~2,K_2O 71.1 kg/hm~2),完全施用紫云英而不施化肥会降低水稻的穗实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和结实率,导致稻谷减产;而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可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和结实率,从而提高产量。紫云英与化肥配施较施全量化肥或施全量紫云英可增加稻谷及稻草中的养分积累量,可提高氮磷钾养分表观利用率。从经济效益上看,在相同养分供给条件下,以1/3化肥+2/3紫云英的配比产投比和收益最高,与施全量化肥相比,产投比增加0.46,收益增加293元/hm~2。紫云英施用可明显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幅度随着紫云英施用比例的增加而增加。

  • 相关文献

[1]紫云英翻压与早稻移栽最佳间隔时间研究. 陈云峰,罗时明,李双来,胡诚,乔艳,刘东海,王晓芳. 2014

[2]减量化肥配施紫云英绿肥对早稻种植效益及晚稻后效的影响. 詹鹏,黄琳,李培根,周剑雄. 2020

[3]减施化肥条件下翻压不同量紫云英对双季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李双来,李登荣,胡诚,乔艳,李四斌,陈云峰. 2012

[4]播种量与氮肥运筹方式对直播早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程建平,张旅峰,吴建平,柯传勇,金卫兵,范绍斌,罗又红,程磊. 2010

[5]不同种植方式对早稻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程建平,吴建平,罗锡文,樊启洲,张国忠,周志艳,臧英,杨兵兵. 2011

[6]施氮水平对“油-稻-稻”模式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莫菁华,王振,陶玉池,侯文峰,周洁. 2015

[7]不同基本苗对直播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梅金先,梅少华,程建平,张世春,袁广丰,钱太平,周灿金,封永铸. 2008

[8]有机肥替代氮化肥对叶菜产量品质和土壤氮淋失的影响. 徐大兵,赵书军,袁家富,彭成林,周剑雄,夏贤格,佀国涵. 2018

[9]绿肥翻压利用对干早年份烤烟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 储刘专,黄树立,孔伟,袁家富,鲁剑巍,曹卫东,耿明建. 2011

[10]猪粪堆肥与化肥不同配施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养分累积的影响. 哈丽哈什·依巴提,张丽,陆强,王继琛,张坚超. 2013

[11]绿肥翻压利用对干旱年份烤烟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 储刘专,黄树立,孔伟,袁家富,鲁剑巍,曹卫东,耿明建. 2011

[12]鄂西黄壤和紫色土上小麦施用杂卤石效果研究. 吴茂前,程子珍,刘冬碧,周继文,孔祥琼,张祥城,李永鹏,Robert Meakin,范晓晖. 2020

[13]湖北省小麦施氮的增产和养分吸收效应及氮肥利用率研究. 邹娟,李想成,张子豪,汤颢军,王鹏,严双义,张宇庆,高春保. 2020

[14]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氮肥运筹对直播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彭成林,佀国涵,赵书军,袁家富,吕洪九,徐祥玉,徐大兵,谢媛圆,周剑雄. 2023

[15]乙氧氟草醚EC对大蒜田杂草、养分和大蒜产量的影响. 李金泉,宋志红,朱文达. 2010

[16]钾肥种类对子莲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李俊,唐记平,杨良波,刘冬碧,张志毅,郑兴汶,揭志辉,邹东旺,徐金星,程子珍,倪承凡,朱丹丹. 2023

[17]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戴黎,胡诚,万建华,徐化林,刘茂军,郭卫红,乔月. 2024

[18]莲藕氮磷钾锌肥配合施用效应研究. 熊桂云,刘冬碧,陈防,张继铭,范先鹏. 2009

[19]氮磷钾不同配比及有机肥对莲藕生长的影响. 刘冬碧,熊桂云,陈防,张继铭,范先鹏. 2008

[20]不同母质类型水稻土上莲藕施肥效应研究. 刘冬碧,熊桂云,陈防,张继铭,范先鹏,杨利,余延丰.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