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雷州半岛东南部海域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亚芳 1 ; 杜飞雁 1 ; 谷阳光 1 ; 宁加佳 1 ; 王亮根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环境因素;春季;雷州半岛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16 年 12 卷 06 期

页码: 33-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2014年3月在雷州半岛东南部海域开展的海洋生态环境调查数据资料,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区内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39种,其中软体动物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环节动物;彩虹蛤蜊(Mactra iridescens)、棒锥螺(Turritella bacillum)、粗帝汶蛤(Timoclea scabra)、西格织纹螺(Nassarius siguinjorensis)、红明樱蛤(Moerella rutila)和背毛背蚓虫(Notomastus cf.aberans)等6种为主要优势种。平均生物量和丰度分别为251.32 g·m-2和480.0个·m-2;其平面分布趋势较为复杂,丰度大致呈现西南部高、东北部低的趋势;可划分为5个分布较为分散且差异明显的群落(R=0.951,P=0.001);各群落的优势种组成差异较大、更替率高。全海域底栖动物多样性水平较高,均匀度、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59、2.36和2.35,而各群落的多样性水平均较低。5个群落的ABC曲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交叉和重叠,表明雷州半岛东南部海域底栖动物群落受到明显的扰动,稳定性较差;与环境因素相关分析表明,水动力作用、沉积物中铜(Cu)、铬(Cr)含量以及人为扰动是导致群落结构差异及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 相关文献

[1]大亚湾西北部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杜飞雁,林钦,贾晓平,杨圣云,马胜伟,陈海刚,李纯厚. 2011

[2]粤西海陵湾养殖区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特征. 李亚芳,杜飞雁,王亮根,宁加佳,李纯厚. 2018

[3]桑沟湾不同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杨艳云,张继红,吴文广,杨凤,刘毅,王巍,蔺凡,马莎. 2018

[4]辽东湾北部浅海中浮游植物群落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素的关系. 郑文军,李耕,马波,张琥顺,赵静,柳晓雪,李忠红. 2023

[5]雷州半岛红树林滩涂底栖生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梁超愉,张汉华,颉晓勇,邹发生. 2005

[6]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及临近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罗民波,庄平,沈新强,王云龙,张涛,朱江兴. 2009

[7]黄河干流甘肃段渔业资源现状与保护研究. ZHANG Bin,张彬,LI Jilong,李继龙,LI Chunming,李春鸣,ZHANG Yuhui. 2010

[8]春季长江口外上升流的月际变化——以123°E断面为例. 要津,王珍岩. 2017

[9]长江安庆段春季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研究. 刘明典,李鹏飞,黄翠,段辛斌,陈大庆,刘绍平. 2017

[10]春季不同营养类型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王小冬,顾兆俊,朱浩,吴宗凡,朱林,徐皓,刘兴国. 2013

[11]珠江口横琴岛海域春季大型底栖生物调查分析. 黄道建,杜飞雁,吴文成. 2011

[12]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构建及在大亚湾的应用. 李纯厚,林琳,徐姗楠,戴明,黄洪辉,杜飞雁,刘永,齐占会. 2013

[13]春季钓鱼岛海域竹鱼产卵群体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李建生,严利平,胡芬,凌建忠. 2010

[14]东海赤潮高发区春季浮游动物生态特征的研究. 徐兆礼,洪波,朱明远,陈亚瞿. 2003

[15]黄海春季浮游植物的调查研究. 王俊. 2001

[16]春季长江口近海中华鲟的食物组成. 赵峰,王思凯,张涛,杨刚,王妤,庄平. 2017

[17]东海赤潮高发区春季浮游桡足类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徐兆礼,蒋玫,陈亚瞿,赵文武. 2003

[18]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春季仔、稚鱼的生态分布研究. 李建生,胡芬,林楠. 2015

[19]春季南沙海域鸢乌贼种群结构特征的研究. 张鹏,晏磊,杨炳忠,谭永光,张旭丰,陈森,李杰. 2015

[20]广东鲂的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 庞世勋,谢刚,许淑英,叶星,苏植逢,祁宝伦,潘德博.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