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静 1 ; 饶勇 1 ; 肖华贵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
关键词: 黔油12;选育;母本SAB-3;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系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04 年 23 卷 12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蜀杂一号 F2 群体分离的不育株与 R- 8杂交、自交、连续5代兄妹交 (不育株 /可育株 ) ,转育成新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系SAB- 3。在不匀苗的条件下 ,调查 SAB- 3群体可育株与不育株的比例 1∶ 1;可育株自交群体中 ,可育株与不育株的比例 3∶ 1,卡方检验不显著 ;芥酸 0 .5 %、饼含硫代葡萄糖苷 19.2μmol/ g、含油量 38.9% ;植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基本稳定、生育期 2 10 d左右。
- 相关文献
[1]双低高油分杂交油菜盛湘油9号的选育. 侯燕,侯剑,何惠萍. 2010
[2]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八号的选育研究. 杜才富,侯国佐,秦信容. 2000
[3]双低高油丰产隐性核不育系NAB-2的选育. 饶勇,肖华贵,陈静,李超,杨斌. 2016
[4]甘蓝型油菜高油黄籽双低不育系L 1016A、保持系L 1016B的选育. 郭贵敏,秦信蓉,陈丽,杜才富. 2017
[5]双低杂交油菜品种油研1707的选育. 侯国佐,侯燕,何惠平,侯剑,李德全,伍斌,高志宏. 2008
[6]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浔油8号”(JG518)的选育. 沈福生,张瑞茂,江满霞,张玉玲,王由法. 2008
[7]高油份双低杂交油菜福油508的选育. 秦信蓉,喻时周,赵云,杜才富. 2012
[8]双低高油分杂交油菜先油杂2号的选育. 侯国佐,侯燕,余显权,侯剑,曾章丽,陈立杰. 2008
[9]黄籽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宝油517的选育. 秦信蓉,沈奇,杜才富. 2010
[10]“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油研1220的选育与技术研究. 侯国佐,侯燕,何惠平,侯剑,曾章丽. 2008
[11]双低高油分杂交油菜品种DH0815的选育. 侯国佐,侯燕,韩宏仕,侯剑,何惠平,李宏. 2007
[12]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抗耐低温(冻)不育系1923AB的选育. 秦信蓉,沈奇,喻时周,杜才富. 2013
[13]双低杂交油菜油研7号杂种优势的研究. 杜才富,侯国佐,朱文秀,胡腾文,陈芝能,田世刚. 1998
[14]油菜新品种三北98特征特性及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程国平,赵继献,高志宏,任廷波,胡海军. 2010
[15]“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油研十号的选育. 侯国佐,杜才富,侯燕,秦信蓉. 2004
[16]双低杂交油菜品种油研11号及高含油量选育技术. 侯国佐,侯燕. 2006
[17]“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油研10号的选育研究. 侯国佐,杜才富,侯燕,秦信蓉. 2005
[18]高油双低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凯育118的选育. 秦信蓉,沈奇,曹熠,喻时周,高志宏,杜才富. 2015
[19]油菜隐性核不育系从低芥向双低转育的技术. 侯国佐. 2001
[20]强优势高油分杂交油菜品种油研924的选育(英文). 侯国佐,侯燕,何惠平,侯剑,王仙屏.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西南山区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模式比较与政策启示——以4个典型村落为例
作者:张会吉;陈静
关键词:西南山区;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模式;政策启示;典型村落
-
优化肥药模式对贵州喀斯特山区直播冬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者:凡迪;魏全全;肖华贵;饶勇;杨斌;冯泽蔚;冯文豪;曾涛
关键词:直播冬油菜;肥药模式;喀斯特山区;产量;经济效益
-
芥菜型油菜AHK家族成员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调控粒质量性状的初步探索
作者:游亮;陈浩;肖华贵;梁峰豪;张超;王璐璐;唐容;杨斌
关键词:芥菜型油菜;AHK家族;粒质量性状;表达分析
-
控释尿素和有机物料添加提高黄壤冬油菜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
作者:魏全全;张萌;芶久兰;饶勇;顾小凤;柳玲玲;肖华贵
关键词:控释尿素;有机物料;黄壤;冬油菜;产量;养分吸收利用
-
氮肥及有机物料配施对黄壤冬油菜-玉米轮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魏全全;顾小凤;芶久兰;张萌;饶勇;肖华贵
关键词:氮肥;有机物料;黄壤;冬油菜-玉米轮作;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
甘蓝型油菜抗茎倒材料的筛选与候选基因挖掘
作者:罗桂林;张超;杨斌;唐容;张玉玲;肖华贵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茎秆抗倒伏;转录组;基因挖掘
-
甘蓝型油菜FAF基因家族鉴定并挖掘分枝形成相关成员
作者:蒋先润;罗桂林;梁峰豪;黄莎;肖华贵;张超;代文东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FAF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分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