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越冬前阶段发育与热效应、形态建成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军强 1 ; 牛俊义 2 ; 樊廷录 3 ; 刘建华 2 ; 魏玉杰 1 ; 陈志国 1 ; 邱晓庆 4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

2.甘肃农业大学

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4.甘肃省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冬小麦;越冬前;生长阶段;生长度日;累计生长度日;叶热间距

期刊名称: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ISSN: 1008-0457

年卷期: 2009 年 28 卷 05 期

页码: 377-382

摘要: 本研究应用小麦越冬前生长阶段发育估测算法(Haun stages),从阶段发育与叶片数量、生长度日及叶热间距3个方面解析了不同处理下阶段发育与有效积温和形态建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所有的处理中,Haunstage 0~Haun stage 2.5主茎叶片数量、生长度日和叶热间距差异性不大。Haun stage 2.5之后,陇鉴301和宁麦5号主茎生长度日和叶热间距总体上表现为高密度小、叶片较多;低密度大、相应叶片少。低密度下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生长度日和叶热间距增大,高密度中等肥料配比水平能够增大主茎生长度日和叶热间距,当生长阶段达到Haun stage 3.5时,陇鉴301和宁麦5号生长度日和叶热间距达到整个越冬前的最大值,1R17恰好相反。

  • 相关文献

[1]滩羊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屠宰性能、肉品质特性比较研究. 马小明,吴建平,施安,郎侠,丁伟,石晓雷,张俊丽,王晓薇. 2020

[2]花椒精油和牛至精油对不同生长阶段母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金茜,景照明,康芳娥,刘海波,刘立山,宫旭胤. 2025

[3]秸秆覆盖条件下施氮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君林,高亚军,李生秀,刘炜. 2008

[4]甘肃旱地冬小麦主栽品种主要品质指标及其相关性研究. 罗俊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农所,樊廷录,王勇,高育峰. 2005

[5]陇东旱塬冬小麦返青~抽穗期霜冻发生规律分析. 窦有恒,祁旭升,王晓娟,陈伟英,刘自成. 2006

[6]陇东旱塬冬小麦品种抗晚霜冻能力鉴定. 祁旭升,窦有恒,王晓娟,陈伟英,刘自成. 2006

[7]甘肃冬小麦加工品质检测及其品质现状分析. 郑琪,任根深,李兴茂. 2019

[8]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赵刚,樊廷录,李尚中,王国宇,杨晨. 2008

[9]施肥对丘陵旱地冬小麦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李裕元,郭永杰,邵明安. 2000

[10]冬小麦抗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王淑英,樊廷录,张金文. 2008

[11]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黄彩霞,柴守玺,赵德明,李志贤,常磊,王婷. 2010

[12]石灰性土壤中无机磷有效性的研究. 郭晓冬,安战士. 1991

[13]有机肥对陇东黄土旱塬冬小麦产量和土壤养分的调控效应. 张建军,樊廷录,王勇,唐小明,党翼. 2009

[14]旱地冬小麦扬花至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徐银萍,宋尚有,樊廷录. 2013

[15]施肥对冬小麦生理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刘春芳,宋尚有,王勇,樊廷录. 2005

[16]旱地冬小麦冠层温度和其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 徐银萍,辛平,宋尚有,樊廷录. 2010

[17]不同基因型旱地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差异研究. 徐银萍,辛平,宋尚有,樊廷录. 2011

[18]不同基因型冬小麦旗叶的稳定碳同位素比值及其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樊廷录,马明生,王淑英,李尚中,赵刚. 2011

[19]底墒和施肥对旱地冬小麦主要特性的影响. 高育锋,王勇. 2009

[20]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全膜微垄沟穴播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侯慧芝,高世铭,张绪成,王德贵.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