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松嫩平原中南部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宜机收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葛选良 1 ; 钱春荣 1 ; 于洋 1 ; 宫秀杰 1 ; 郝玉波 1 ; 李梁 1 ; 姜宇博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机收;品种;特性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8 年 09 期

页码: 8-11

摘要: 玉米机收是玉米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适宜机收的玉米品种是实现玉米机收的前提和基础。为促进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中南部玉米实现粒收和构建节本增效栽培模式,本研究以松嫩平原中南部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基因型品种的出苗质量、植株和籽粒宜机收特性。结果表明:京农科728与和育187的粒收产量、机收籽粒破损率、籽粒含水量等机械化粒收相关性状最为合理,更利于直接进行机械化籽粒收获。

  • 相关文献

[1]玉米新品种牡单1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庆娜,傅迎军,孙殷会,邵广忠,王佰成,孟祥海,程娟. 2021

[2]“十五”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发展战略思考. 苏俊. 2000

[3]黑龙江种植区不同玉米品种胚乳淀粉粒发育对比分析. 戴凌燕,蔡欣月,刘玉涛,殷奎德,张树权,李文华. 2019

[4]不同熟期玉米品种茎秆抗倒伏特性研究. 郝玉波,于洋,钱春荣,宫秀杰,李梁,姜宇博,吕国依. 2020

[5]黑龙江省主要玉米品种及其亲本光温反应特性研究 Ⅰ12个玉米品种及其亲本的光反应特性. 张建国,曹靖生,史桂荣,郭晓明,赵伟,李树军,蔡泉. 2009

[6]不同玉米品种的抗旱性研究. 韩业辉,刘洋,苗亿,王立达,李青超,周超,孙培元. 2015

[7]北方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品质的演变. 王晓东,傅迎军,孙殷会,张庆娜,王晓梅. 2015

[8]对调整我省玉米品种布局的初步设想. 曹靖生. 2000

[9]松嫩平原西部半干旱地区旱地玉米早晚促高产栽培. 梁亚超,于桂霞,杨殿荣,刘庆江. 1991

[10]我国北方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产量杂种优势的演变. 王晓东,傅迎军,孙殷会,张庆娜,王晓梅. 2017

[11]合江农科所玉米杂交种选育历程及种质基础分析. 蒋佰福. 2005

[12]三江平原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分析. 蒋佰福,庞海云. 2005

[13]高产玉米新品种合玉236的选育. 樊伟民,张洪权,孟凡祥,宋英博. 2022

[14]黑龙江省主要玉米品种及其亲本光温反应特性研究Ⅱ12个玉米品种及其亲本温度反应特性. 张建国. 2009

[15]耐密玉米品种不同肥力处理下的研究. 刘文忠. 2013

[16]低温早播对玉米苗期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崔洪秋,任翠梅,谢贤,刘冰,李杰. 2015

[17]呋喃丹特性及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杜秋红,赵国宇,李玉梅,贾锡云,王根林. 2010

[18]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特性研究. 刘昊飞. 2015

[19]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姚玉波,张树权,柴永山,马春梅,龚振平. 2021

[20]寒地几个优良李亲本品种授粉特性研究. 张帅,杨晓华,林存学.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