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白鲢鱼体内腥味物质的脱除方法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廖涛 1 ; 杨玉平 1 ; 白婵 1 ; 鉏晓艳 1 ; 李海蓝 1 ; 李小定 1 ; 吴文锦 1 ; 熊光权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武汉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所;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关键词: 白鲢鱼;脱腥;感官评价;气质联用;电子鼻

期刊名称: 食品研究与开发

ISSN: 1005-6521

年卷期: 2018 年 21 期

页码: 49-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气质联用仪、电子鼻和质构仪等仪器比较茶多酚、姜汁料酒及二者组合脱除白鲢鱼腥味物质的同时对鱼糜风味、鱼肉营养成分和口感的影响,以期建立一种保持鱼肉原始风味和口感的新型脱腥方法。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过3种方法处理后的腥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明显减少,其中茶多酚姜汁料酒组合时脱腥效果最好,3种评价结果基本吻合,脱腥后的鱼糜无鱼腥味,而且营养和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 相关文献

[1]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白鲢鱼体中的挥发性成分. 杨玉平,熊光权,焦春海,程薇,耿胜荣,李新,李小定,吴文锦,林若泰. 2012

[2]不同温度对白鲢鱼肉在蒸煮过程中品质的影响. 鞠健,乔宇,汪超,李阳,廖李,汪兰. 2016

[3]冻藏前后白鲢鱼肉中挥发性成分含量分析. 李阳,汪超,胡建中,廖李,王俊,汪兰,吴文锦,熊光权,程薇,李冬生,乔宇. 2014

[4]冻藏处理对白鲢鱼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与鱼肉肌球蛋白结合能力的影响. 鞠健,胡建中,程薇,熊光权,汪超. 2016

[5]基于戊糖片球菌发酵酶解鲫鱼基料的工艺研究. 张芸,汪兰,章蔚,高琼,熊光权,王静. 2019

[6]不同干燥时间对远安黄茶理化品质的影响. 叶飞,龚自明,高士伟,滕靖,高志明,刘盼盼,王雪萍,郑鹏程,王胜鹏,郑琳. 2017

[7]几种乌龙茶香气成分比较研究. 嵇伟彬,刘盼盼,许勇泉,江用文,陈建新,尹军峰. 2016

[8]新疆产玛咖的挥发油成分研究. 金文闻,王晴芳,李硕,王丽梅,余龙江. 2009

[9]中华圆田螺和铜锈环棱螺的主要风味物质差异性分析. 程果,但小琴,王卫民,文衍红,罗福广,白婵,王炬光. 2021

[10]代谢组学及其在家蚕研究中的运用. 周洪英,孙波,郝瑜,胡兴明,吴洪丽. 2017

[11]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传统豆豉中的挥发性成分. 黄红霞,孟鸳,康旭,李冬生. 2010

[12]Gsm和2-Mib在斑马鱼体内的富集及暂养效果研究. 廖涛,杨玉平,何建军,白婵,耿胜荣,饶丹华,鉏晓艳,李新,熊光权. 2016

[13]酵母提取物和迷迭香提取物对鲈鱼风味的影响. 姚晓波,熊光权,乔宇,汪兰,吴文锦,丁安子,李新,石柳. 2020

[14]超高压处理不同时间对鲈鱼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周明珠,乔宇,廖李,向雅芳,姚晓波,胡建中,熊光权,卢素芳. 2019

[15]不同风干工艺处理的武昌鱼鱼肉品质和风味的变化. 邓祎,陈方雪,杜柳,乔宇,吴文锦,李冬生,刘继平. 2023

[16]红曲复合营养米制备工艺及其食味品质研究. 王顺,陈琴,周坚,高虹,沈汪洋,陈轩. 2024

[17]不同解冻方式对干制武昌鱼品质及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杜柳,邱文兴,王世哲,刘栋银,邓祎,熊光权,乔宇,吴文锦,汪兰,汪超. 2023

[18]电子鼻检测不同品种和加工类型的柑橘汁. 乔宇,潘思轶,徐晓云,范刚,马明辉,廖李,汪兰,王俊,杜欣,程薇,王少华,熊光权. 2011

[19]鲜马铃薯面条的制备工艺研究. 施建斌,蔡沙,隋勇,何建军,陈学玲,蔡芳,梅新. 2017

[20]加工工艺对超微粉碎麦麸热干面品质的影响及工艺优化. 施建斌,蔡沙,隋勇,何建军,范传会,陈学玲,梅新,向云程,张国忠.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