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两个海区栉孔扇贝感染AVNV的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彩霞 1 ; 李赟 2 ; 王崇明 1 ; 曲朋 1 ; 黄倢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关键词: 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巢式PCR;养殖模式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3 年 37 卷 10 期

页码: 1579-15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sis virus,AVNV)是一种能导致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DNA病毒,研究通过检测不同养殖模式和不同苗种来源的栉孔扇贝样本携带AVNV的情况,以寻找合理的养殖模式和苗种,降低疾病的发生。以扇贝单一养殖的青岛流清河海区和贝藻间养的荣成桑沟湾海区为采样点,每月(2010年3月—2011年4月)定期采集2个海区野生苗养殖和人工苗养殖的栉孔扇贝样品各10只,共得到扇贝样本480只。取扇贝外套膜组织,提取DNA,采用巢式PCR检测扇贝感染AVNV的情况,并对2个海区2类栉孔扇贝AVNV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2个海区的2类栉孔扇贝体内均检测到AVNV,流清河海区野生苗和人工苗养殖栉孔扇贝AVNV感染率分别为21.1%和18.9%,桑沟湾海区2类扇贝AVNV感染率分别为11.1%和5.6%;2个海区AVNV感染扇贝均集中在7、8月份,其中,流清河海区最高可达80%,桑沟湾海区最高仅40%。研究表明,贝藻间养和选用人工苗能有效减少AVNV对养殖扇贝的感染,是控制养殖扇贝发病死亡的有效措施。

  • 相关文献

[1]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晨,王崇明,曲朋,黄倢. 2013

[2]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病毒cDNA文库的构建及部分序列分析. 王崇明,艾海新,刘英杰,王秀华,李赟. 2006

[3]扇贝养殖海区中小型浮游生物携带AVNV的荧光定量检测. 蔡玉勇,任伟成,曲朋,贾志磊,王崇明,李赟. 2011

[4]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dUTPase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产物的酶学活性分析. 贾志磊,王崇明,任伟成,梁彦韬,曲朋,李赟. 2011

[5]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IAP-86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抗凋亡研究. 张帅,王崇明,宋晓玲,白昌明,黄捷,李晨. 2014

[6]应用DGGE技术研究扇贝养殖海域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多样性. 吴寅嵩,李赟,王娜,王崇明. 2012

[7]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病毒cDNA文库的构建及部分序列分析. 王崇明,艾海新,中国海洋大学,刘英杰,王秀华,李赟,宋微波. 2005

[8]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任伟成,蔡玉勇,王崇明. 2009

[9]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魁蚶株IAP-86基因全长cDNA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张帅,王崇明,岳志芹,宋晓玲,白昌明,尹伟力,黄倢. 2015

[10]中国对虾几个产卵场群体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状况调查. 邓灯,张庆文,王伟继,刘萍,孟宪红,孔杰,孔晓瑜. 2005

[11]巢式PCR检测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 劳海华,叶星,邹为民,白俊杰,谭爱萍. 2009

[12]中国对虾杂交优势对自然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抗病力分析. 李素红,张天时,孟宪红,孔杰. 2007

[13]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中国对虾雄性生殖系统的PCR检测与电镜观察. 张俊儒,刘萍,王清印,李健,刘德月,孔杰. 2006

[14]基于牡蛎疱疹病毒DNA聚合酶基因的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高文辉,白昌明,蔡生力,王崇明. 2016

[15]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受精细胞学观察. 周丽青,杨爱国,刘志鸿,杜方勇,张立敬,王清印. 2003

[16]贝壳上污损生物的重量对栉孔扇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齐占会,方建光,张继红,毛玉泽,蒋增杰,葛长字. 2010

[17]不同养殖模式罗非鱼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郝淑贤,叶鸽,李来好,黄卉,魏涯,杨贤庆,林婉玲,袁晓敏. 2016

[18]渤海湾条斑紫菜养殖的初步研究. 张雪,王宏,房恩军,高燕,郭彪,刘克奉,徐晓甫,陈卫. 2019

[19]渤海湾条斑紫菜养殖的初步研究(英文). . 2019

[20]野生和养殖大黄鱼(Larimchthys crocea)品质特征与差异性探究. 郭全友,邢晓亮,姜朝军,杨絮.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