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转CpFATB基因苜蓿后代抗寒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冯鹏 1 ; 孙力 1 ; 申晓慧 1 ; 李如来 1 ; 郑海燕 1 ; 李志民 1 ; 李增杰 1 ; 姜成 2 ; 郭伟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2.佳木斯大学生命学院

关键词: 紫花苜蓿;腊梅花硫酯酶基因;生理功能;越冬率;抗寒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7 年 33 卷 09 期

页码: 31-36

摘要: 为明确腊梅硫酯酶基因(Cp FATB)在苜蓿中的表达特点及生理功能,获得苜蓿抗寒育种的基因资源。本实验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将Cp FATB转入‘龙牧806’、‘WL319HQ’和‘肇东’3个苜蓿品种中,对其后代进行抗寒性鉴定。结果表明,3个苜蓿品种转Cp FATB基因SP3代(第三代基因修饰材料)种子发芽率、简化活力指数均高于各自对照,其中T‘龙牧806’最高,达到87.79%、208.19;转基因植株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显著低于其各自对照苜蓿品种,根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各自对照苜蓿品种;转Cp FATB基因植株高度和分枝数与其各自对照差异不显著,而越冬率显著高于其各自对照品种,T‘龙牧806’越冬率最高,达到96.60%。转Cp FATB基因促进‘龙牧806’、‘WL319HQ’、‘肇东’苜蓿SP3代种子萌发;抑制苜蓿叶片叶绿素合成。越冬前促进根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积累,增强POD、SOD活性,提高了翌年越冬率,说明外源Cp FATB基因有助于苜蓿抗寒性的提高。

  • 相关文献

[1]3种紫花苜蓿与草地羊茅单、混播越冬期根系生理变化及抗寒性. 申晓慧,姜成,李如来,李建东,张华,郑海燕,郭伟,孙力,冯鹏. 2016

[2]寒区紫花苜蓿晚播对根系性状及越冬性能的影响. 李莎莎,杨曌,冯鹏,徐艳霞,王晓龙,柴华,吴玥. 2023

[3]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根系性状与越冬率关联性研究. 王晓龙,杨瞾,来永才,李红,钟鹏,徐艳霞,柴华,李莎莎,吴玥,宋敏超,尤海洋,高海娟,米福贵. 2022

[4]不同秋眠等级苜蓿根系性状对越冬的影响. 王晓龙,杨曌,来永才,李红,钟鹏,徐艳霞,柴华,李莎莎,吴玥,宋敏超,周景明. 2023

[5]苜蓿与草地羊茅单混播根系生理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 申晓慧,姜成,李如来,李建东,张华,郑海燕,郭伟,孙力,冯鹏. 2016

[6]6个苜蓿品种种子萌发对低温的响应. 王晓龙,杨曌,李红,来永才,钟鹏,徐艳霞,柴华,李莎莎,吴玥. 2022

[7]不同品种苜蓿与无芒雀麦单、混播越冬期根系生理指标变化研究. 申晓慧. 2017

[8]六种紫花苜蓿在高寒地区抗寒生理特性差异比较研究. 申晓慧,姜成,冯鹏,李如来,李建东,王强. 2016

[9]紫花苜蓿抗寒性研究进展及展望. 申晓慧. 2013

[10]苜蓿抗寒突变体生理生化及性状指标分析. 李如来,冯鹏,郑海燕,牛忠林,靳晓春,吴丽丽,蒋佰福,姜雪琪. 2024

[11]苜蓿与无芒雀麦单混播后越冬期根系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 申晓慧. 2016

[12]黑豆多酚类物质研究进展. 刘杰,张英蕾,张守文. 2016

[13]大豆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孙明明,王萍,李智媛,吕世翔,王冠,韩英鹏,李文滨. 2018

[14]水稻冷害生理功能变化与调控研究进展. 王士强,赵海红,赵黎明,王丽萍,王贺,顾春梅,那永光. 2017

[15]牛初乳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李忠秋. 2010

[16]鹅饲粮中B族维生素适宜供给量研究进展. 张红,田秋丰,王志强,董佳强,杨昊天,苗艳,钟鹏,陈志峰. 2023

[17]大豆皂甙的生理功能及制备应用. 陈霞 ,赵贵兴,张延坤. 2002

[18]枯草芽孢杆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刘文,李红宇,郭春晖,王树茂,王德香,黄萌,邵广,姜兴刚. 2021

[19]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陈霞. 2002

[20]牛初乳IgG的特性及检测方法. 李冰玉,李忠秋.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