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遗传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唐伟杰 1 ; 陈海元 1 ; 张所兵 1 ; 唐骏 1 ; 林静 1 ; 方先文 1 ; 张云辉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基因变异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24 年 40 卷 003 期

页码: 570-5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水稻产量以及生态环境.在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连锁作图和关联作图等方法克隆基因,并解析水稻的氮素利用机理,为水稻氮素高效利用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本文从水稻氮素利用QTL定位及基因克隆,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克隆,利用突变体克隆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利用反向遗传学克隆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同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为水稻氮素高效利用基因的研究和氮素高效利用育种提供了参考.

  • 相关文献

[1]施用河道污泥对水稻和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刘红江,盛婧,郭智,张岳芳,陈留根,郑建初. 2016

[2]猪Toll样受体基因的变异及其与支原体肺炎感染的关系. 方晓敏,刘筱,孟翠,任守文,李碧侠,王学敏,涂枫. 2012

[3]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孙国峰,顾克军,张岳芳,郑建初,陈留根. 2019

[4]不同氮素条件下黄淮麦区小麦株高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张娜,张希兰,赵明辉,乔文臣,傅晓艺,何明琦,孙丽静,李辉,纪军. 2021

[5]小麦单株穗数响应氮胁迫遗传位点挖掘. 张娜,张希兰,赵明辉,乔文臣,傅晓艺,何明琦,孙丽静,李辉,赵月星,纪军. 2021

[6]作物氮高效利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在甘薯上的研究展望. 范文静,刘明,李铁鑫,吴德祥,赵鹏,靳容,张强强,张爱君,唐忠厚. 2022

[7]添加秸秆与氮肥用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张传辉,杨四军,顾克军,顾东祥,石祖梁,张斯梅,常志州. 2014

[8]硝化抑制剂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刘红江,殷跃军,郭智,张岳芳,盛婧,郑建初,陈留根. 2019

[9]氮素对粳稻花后光合响应曲线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金磊,李霞,刘小龙,柯希欢. 2014

[10]氮肥类型及施用方式对节水抗旱稻田面水氮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侯朋福,薛利祥,范立慧,赵江宁,薛利红,杨林章,俞映倞,冯彦房,何世颖. 2016

[11]肥料运筹对杂交狼尾草氮素利用效率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钟小仙,顾洪如,江海东,曹卫星. 2006

[12]基于cpDNA trnT-trnF序列变异的互花米草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吴娟子,王强,钟小仙,陈建群. 2011

[1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JS3毒株的分离鉴定. 叶焕春,李银,魏雪涛,黄欣梅,刘宇卓. 2012

[14]近期引起免疫失败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的分子特征. 王永山,欧阳伟,潘群兴,范红结,张海彬,王忠灿,唐雨德,谭维国. 2010

[15]“多用途”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徐家安,王健康,王友霜,丁成伟,郭荣良,吴玉玲,胡婷婷,赵轶朋. 2014

[16]不同水氮管理模式对粳稻籽粒结实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GU Junrong,顾俊荣,JI Hongjuan,季红娟,HAN Liyu. 2015

[17]不同密度杂草稻对栽培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LI gui,李贵,ZHU zhan-fei,朱展飞,WANG xiao-yun. 2011

[18]水稻叶片光氧化基因LP01(t)的定位. 吕川根,夏士健,张启军. 2013

[19]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LIU Hong-jiang,刘红江,CHEN Liu-gen. 2011

[20]水稻57H谷蛋白突变体Glup-t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定位. 陈涛,张亚东,朱镇.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