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活性腐殖酸缓释肥替代尿素对徐麦新品种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易媛 1 ; 张会云 1 ; 刘立伟 1 ; 王静 1 ; 朱雪成 1 ; 赵娜 1 ; 冯国华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活性腐殖酸缓释肥;尿素;徐麦新品种;群体质量;小麦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ISSN: 1008-0864

年卷期: 2022 年 24 卷 004 期

页码: 144-1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活性腐殖酸缓释肥(slow-released fertilizer,SRF)替代尿素对徐麦新品种的增产效果,采用三因素裂区设计,以2个供试品种徐麦2023、徐麦38为主区,设尿素和缓释肥2个基肥种类,根据不同氮肥追肥方式设置5个处理(A1、A2、A3、A4、A5),探究不同氮肥处理对2个小麦新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叶面积指数、茎蘖数、茎蘖成穗率、干物质积累、收获指数(harvest index,HI)的影响,并分析产量与各主要群体质量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总结实粒数、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收获指数、粒重叶面积比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2个品种产量均表现为在Al处理下最低,施用缓释肥增产潜力均高于施用尿素;各追肥方式中以返青期追施缓释肥处理增产效果最好;与农民惯用施肥模式(基肥和拔节肥均施用尿素)相比,播种前和返青期2次施用缓释肥可使徐麦2023和徐麦38分别增产2.86%和3.06%,表明该施肥模式在生产上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和应用价值.

  • 相关文献

[1]播期·密度和追施缓释肥对徐麦368产量及群体结构的影响. 苏在兴,王波,黄忠勤,丁震乾,徐家安,李小珊,常勇. 2022

[2]不同播期下春季追肥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群体性状的影响. 易媛,张会云,刘东涛,马红勃,刘立伟,赵娜,冯国华. 2022

[3]不同缓释肥水平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陈国清,肖尧,景立权,石建飞,陆大雷,陆卫平. 2014

[4]黑宝石1号小麦高产栽培密肥技术优化研究(英文).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5]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群体质量、产量和加工品质的调控效应. 温明星,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蔡金华. 2014

[6]氮肥运筹对连麦2号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李筠,任立凯,刘耀鸿,王龙. 2009

[7]苏玉30适宜的种植密度及氮肥施用量. 陆虎华,薛林,郝德荣,冒宇翔,陈国清,胡加如,石明亮,张振良,黄小兰,周广飞. 2016

[8]氮肥运筹对糯玉米苏玉糯639群体质量的影响. 胡加如,陆虎华,薛林,陈国清,石明亮. 2013

[9]直播、机插与手栽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稻米品质比较研究. 杨波,徐大勇,张洪程. 2012

[10]黑宝石1号小麦高产栽培密肥技术优化.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11]机插稻鸭共作系统氮素基蘖肥用量对水稻群体质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余翔,王强盛,王夏雯,王绍华,蒋祖明,唐来春,丁艳锋. 2009

[12]播期、播量对"徐麦33"等冬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毛海艳,冯国华,易媛,李振宏. 2020

[13]玉米超高产精确栽培研究进展. 景立权,袁建华,赵福成,陆大雷,陆卫平. 2013

[14]精确施氮对苏玉20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景立权,袁建华,刘萍,赵福成,闫发宝,王鑫,王德成,陆大雷,陆卫平. 2012

[15]施氮量与行距互作对小麦群体质量的调控效应. 郭明明,赵广才,郭文善,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陈凤,樊继伟,任立凯. 2016

[16]江苏如东草甸土水稻穗肥减氮运筹技术研究. 石吕,石晓旭,李赢,薛亚光,魏亚凤,韩笑,杨美英,刘建. 2023

[17]不同密度及氮肥运筹对宁麦9号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杨学明,姚金保,姚国才,吴松,钱存鸣,周朝飞. 2002

[18]栽插苗数对超级稻南粳49冠层和产量的影响. 柯希欢,李霞,仲维功,范方军,钱宝云. 2014

[19]小麦产量与土壤养分对水生植物源有机氮替代率的响应. 陶玥玥,王海候,金梅娟,施林林,董林林,陆长婴,沈明星. 2019

[20]控失尿素和含锌锰尿素对小麦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马洪波,孙若晨,吴建燕,张永春.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