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杧果乙烯抑制剂的筛选及其采后保鲜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宋康华 1 ; 贾志伟 1 ; 谷会 1 ; 常金梅 1 ; 张鲁斌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海南省热带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保鲜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杧果;乙烯抑制剂;乙烯释放;保鲜效果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09 期

页码: 1812-18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比较研究不同浓度乙烯抑制剂AOA(aminooxyacetic acid)、AIB(α-amino-isobutyric acid)、AVG(Aminoethoxyvinyl glycine hydrochloride)、ATA(3-amino-1,2,4-triazole)、1-MCP(1-methylcyclopropene)、精胺、亚精胺对采后杧果(Mangifera indica L.)乙烯释放的抑制效果,以期筛出最佳乙烯抑制剂并探究其对杧果的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乙烯抑制剂处理杧果,均可降低杧果果实乙烯释放量,其中1 mmol/L精胺、10 mmol/L亚精胺和50 mmol/L ATA可有效延缓硬度、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下降,维持较高VC(Vitamin C)和TSS(Total soluble solids)含量。综合分析,精胺、亚精胺、ATA处理可有效延缓采后杧果果实软化,为采后杧果贮藏保鲜提供技术支持。

  • 相关文献

[1]杧果主要品种遗传多态性的AFLP标记研究. 雷新涛,王家宝,杜中军,徐雪荣,林顺权. (Mis

[2]杧果主要品种遗传多态性的AFLP标记研究. 雷新涛,王家宝,杜中军,徐雪荣,林顺权. 2006

[3]部分杧果品种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王家保,王令霞,杜中军,雷新涛,陈业渊,徐碧玉. 2007

[4]不同生态条件杧果着色及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比较. 武红霞,马小卫,许文天,罗纯,姚全胜. 2017

[5]不同保鲜剂对椰子花序汁液的保鲜效果. 夏秋瑜,李瑞,陈华,陈卫军,赵松林. 2009

[6]热处理复合香茅精油处理对番木瓜保鲜效果及软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陈晓晶,帅希祥,杜丽清,谷会. 2021

[7]菜心采后褪黑素处理的低温保鲜效果分析. 贾志伟,孙曼丽,常金梅,宋康华,张鲁斌. 2019

[8]茶多酚-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及保鲜效果研究. 梁杰,赵晓旭,刘涛,王莉滨,林清火,蔡力锋. 2022

[9]互叶白千层油保鲜剂研制与试验. 朱德明,韩志萍,静玮,李积华,唐永富,曹玉坡. 2011

[10]我国杧果产销中农药的使用及残留现状. 邹冬梅,吕岱竹,李建国. 2011

[11]杧果蒂腐病菌对多茵灵的抗药性测定及其杀菌剂筛选. 胡美姣,师超,安勇,李敏,杨凤珍,高兆银. 2009

[12]多种杀菌剂对杧果叶片安全性及叶部病害防效调查. 陈劲豪,杨石有,张贺,张蕊,刘晓妹,蒲金基. 2018

[13]杧果炭疽病菌谷氨酸转运蛋白基因Cgglt1功能分析. 周芳雪,蒲金基,黄露瑶,李鸿鹏,吴秋玉,张贺,刘晓妹. 2018

[14]石蜡切片法探究杧果果肉细胞的发育规律. 付堯,高兆银,李敏,赵德庆,胡美姣. 2019

[15]不同杧果品种嫩叶叶色的聚类分析. 高龙燕,罗轩,范飞,高爱平,李绍鹏,李新国. 2012

[16]贵州主栽杧果品种果实品质及香气成分分析. 康专苗,何凤平,黄海,李向勇,刘清国,张燕,龚德勇,范建新,黄建峰,党志国,王艺蓉,吴小波,刘荣. 2020

[17]杧果炭疽病菌漆酶基因Cglac3序列特征及其在两个侵染相关基因突变体中的表达分析. 钟昌开,肖春丽,张贺,蒲金基,吴秋玉,刘燕莉,刘晓妹. 2020

[18]杧果GeBP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孙瑞青,杨楠,刘志鑫,夏煜琪,孙宇,高庆远,蒲金基,党志国,张贺. 2021

[19]杧果NFU家族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分析. 李又欢,鲍中奇,高太平,黄建峰,王力敏,张洪霞,宋志忠. 2022

[20]杧果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张越阳,魏军亚,李开绵.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