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诊断由Fusarium andiyazi引起的水稻恶苗病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戎振洋 1 ; 袁咏天 2 ; 曾丹丹 2 ; 叶文武 2 ; 杨红福 2 ; 郑小波 3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卵菌与真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镇江市农科院

2.;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卵菌与真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镇江市农科院

3.;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卵菌与真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镇江市农科院;

关键词: 水稻恶苗病;Fusarium andiyazi;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TAT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256-2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恶苗病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害,在我国各水稻主要种植区均有发生,造成水稻产量的严重损失。Fusarium andiyazi是近年来国外报道的水稻恶苗病的病原菌之一,本研究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 P),以F.andiyazi的TAT(trichothecene 3-O-acetyltransferase)基因为靶标设计并筛选出一套灵敏、特异的LAM P引物,建立了可快速诊断该病菌所引起的水稻恶苗病的LAMP检测技术。在等温条件下(64℃)只需进行核酸扩增反应80 min,反应前向体系中加入了金属离子指示剂HNB(羟基萘酚蓝),反应后即可肉眼观察反应产物颜色变化判断检测结果,阳性反应呈天蓝色,阴性呈紫色。该TAT-Fan-LAMP技术的最低检测灵敏度为100 pg·μL~(-1)。应用该技术成功地对南京江宁和镇江句容田间采集的由F.andiyazi引起的水稻恶苗病进行快速诊断。该LAMP检测技术的建立为F.andiyazi引起的水稻恶苗病的诊断提供了简便快速的新技术。

  • 相关文献

[1]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江苏水稻种子携带的水稻恶苗病菌. 袁咏天,戎振洋,叶文武,张红生,庄义庆,郑小波. 2018

[2]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江苏省水稻苗期与成株期的恶苗病病菌. 王晓莉,李哲,杨红福,庄义庆. 2020

[3]不同育秧方式水稻恶苗病发生规律研究. 杨红福,汪智渊,吴汉章,朱春华. 2003

[4]无机铝化合物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作用. 杨红福,汪智渊,吉沐祥. 2006

[5]水稻恶苗病产量损失率测定. 朱桂梅,潘以楼,杨敬辉. 2001

[6]水稻恶苗病的消长规律. 朱桂梅,潘以楼,杨敬辉. 2002

[7]35%噻·咪种衣剂对水稻苗期病虫害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英文). 姚善良,李红阳,周加春,张俊喜,顾慧玲,孙星星. 2015

[8]硫酸铝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 汪智渊,杨红福. 2006

[9]氰烯菌酯(JS399-19)防治水稻恶苗病的研究. 刁亚梅,朱桂梅,潘以楼,倪珏萍,施娟娟. 2006

[10]水稻恶苗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陈宏州,杨红福,姚克兵,束兆林,周华飞,庄义庆. 2018

[11]11%氟环·咯·精甲种子处理悬浮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束华平,陈宏州,周晨,骆继秋,笪骏,朱凤. 2022

[12]水稻恶苗病防治药剂效果评价. 陈宏州,杨红福,饶鸣帅,姚克兵,庄义庆,缪康,束兆林. 2018

[13]江苏省13个地区水稻种子携带4种不同恶苗病菌的LAMP检测. 王晓莉,李哲,叶文武,杨红福,庄义庆,郑小波. 2020

[14]丙硫菌唑与抑霉唑混剂对稻恶苗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陈宏州,杨志香,张新建,杨红福,徐超,缪康,陈源,姚克兵. 2021

[15]防治水稻恶苗病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和评价. 李风顺,乔俊卿,张荣胜,刘邮洲,刘永锋. 2022

[16]100 g/L种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对水稻恶苗病的田间防效. 朱成刚,邵春,陈宏州,周晨,朱凤. 2024

[17]鉴别牛5种重要病毒的LAMP-基因芯片方法的建立. 高峰,华利忠,于伯华,王建峰,张丹,张琳,唐泰山,张常印. 2019

[18]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 夏学峰,张碧成,王警,张红印,张雪寒. 2020

[19]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转基因组分的研究进展. 邢宇俊,吴季荣,徐剑宏,史建荣. 2014

[20]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刘宇卓,韩凯凯,李银,黄欣梅,赵冬敏.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