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舒黎明 1 ; 陈丕茂 1 ; 贾晓平 1 ; 李纯厚 1 ; 黎小国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海草;移植;限制因子;人工鱼礁区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1 年 18 卷 04 期
页码: 893-8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08年6-12月在深圳市杨梅坑人工鱼礁区开展海草的移植试验,第一批次开展了喜盐草、川蔓藻的基地试验池移植试验,海草最大存活为20 d;第二批次进行了喜盐草和矮大叶藻的人工鱼礁区分水层移植试验,海草最大存活时间为120 d,且表层的海草生长存活情况相对较好。依据海草存活状况结合原生长地和移植试验地的各种环境因子进行了限制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海草对光照和溶氧的要求较高,不同的环境因子均可成为海草存活生长的限制因子。同时,作者还对人工鱼礁区海草移植需要的注意点进行了探讨,认为在人工鱼礁区选择海草移植地时,需考虑与生长地具备相似的底质以及相近的海洋环境(包括温度、盐度、pH值、溶氧、光照等),一般水深不应超过2 m,同时具备直接太阳光照射的地方;在海草的移植过程,尤其是初始阶段,需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为海草提供生长空间以及防止敌害生物的啃食。
- 相关文献
[1]青岛崂山青山湾人工鱼礁区及附近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郭书新,高东奎,张秀梅,李文涛,张沛东. 2017
[2]渤海湾近岸人工鱼礁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贾婷婷,高燕,侯纯强,戴媛媛,郭彪,宋文平. 2015
[3]广东省澄海莱芜拟建礁区建礁可行性研究. 陶峰,贾晓平,陈丕茂,李辉权. 2009
[4]广东省柘林湾海域溜牛礁区建礁可行性研究. 周艳波,陈丕茂,李辉权. 2011
[5]桑沟湾大叶藻附着生物的季节变化. 高亚平,方建光,张继红,李峰,毛玉泽,杜美荣. 2010
[6]海草碳通量的卫星遥感检测研究进展. 杨顶田,刘素敏,单秀娟. 2013
[7]除草剂对海草的影响研究进展. 刘明杰,高亚平,张玉,岳世栋,周毅. 2023
[8]山东半岛大叶藻的抽样调查与鉴定. 刘坤,刘福利,王飞久,孙修涛,汪文俊,丁昌玲,梁洲瑞,李涛. 2012
[9]除草剂扑草净和阿特拉津对海草与大型藻类的毒性比较. 高亚平,蒋增杰,杜美荣,房景辉,姜娓娓,方建光. 2017
[10]山东半岛大叶藻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刘坤,刘福利,王飞久,孙修涛,汪文俊,丁昌玲,梁洲瑞,马兴宇. 2013
[11]中国对虾四种人工授精方法的比较分析. 罗坤,张天时,田炎炎,杨翠华,张庆文,孔杰. 2006
[12]中国对虾往西北内陆咸水水域移植的生产性试养研究. 王慧,耿隆坤,房文红,来琦芳,田荣庆,赵兆龙,王富平,侯俊涛,俞鲁礼,刘振华. 1997
[13]中国对虾家系建立及不同家系生长发育的初步研究. 张天时,孔杰,刘萍,王清印,张庆文. 2007
[14]温度和白消安对星点东方鲀成鱼生殖细胞枯竭的影响. 任玉芹,赵雅贤,周勤,夏连军,商木强,姜秀凤. 2019
[15]水产养殖对亚热带海湾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的影响——以深澳湾为例. 徐淑敏,齐占会,史荣君,刘永,韩婷婷,黄洪辉. 2019
[16]莱州湾和桑沟湾养殖海区主要营养盐的周年变动及限制因子. 刘慧,方建光,董双林,王立超,连岩.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万山群岛长鳍篮子鱼与云斑海猪鱼的营养生态位特征
作者:石娟;李纯厚;王腾;王春伶;赵金发;宋晓宇;吴鹏;肖雅元;林琳;刘永
关键词:长鳍篮子鱼;云斑海猪鱼;稳定同位素;竞争;共存;珠江口
-
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生境营造的生态学理论框架探索
作者:袁华荣;章守宇;林军;冯雪;汪振华;佟飞;王凯;陈钰祥;陈丕茂
关键词: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生境;目标物种驱动;结构与功能;规模与效应;理论框架
-
渔业声学频差技术在广西银滩南部海域海洋牧场渔业资源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陈国宝;程高;牛麓连;邹建伟;于杰;陈丕茂
关键词:海洋牧场;人工鱼礁;渔业资源评估;渔业声学调查;频差降噪技术
-
丰水期珠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作者:粟丽;徐姗楠;李纯厚;陈作志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营养盐;丰水期;珠江口
-
珠江口棘头梅童鱼营养生态位研究
作者:石娟;刘永;李纯厚;王腾;赵金发;宋晓宇;谢宏宇
关键词:棘头梅童鱼;稳定同位素;生态位;营养级;珠江口
-
西沙群岛鹦嘴鱼科耳石形态学物种鉴定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康志鹏;李纯厚;李纯然;王腾;赵金发;石娟;刘永
关键词:耳石形态;传统形态测量法;椭圆傅里叶分析法;鹦嘴鱼
-
珠江口万山群岛黄鳍棘鲷食性随年龄的变化特征
作者:杨禧越;刘永;李纯厚;唐广隆;张达娟;游奕来;潘淑芳;郑秋实;肖雅元;吴鹏
关键词:黄鳍棘鲷;高通量测序技术;食性;胃含物;体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