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多样性苦瓜资源果实品质评价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玲 1 ; 钟玉娟 2 ; 谢大森 2 ; 徐颖超 2 ; 林越 2 ; 林惠境 2 ; 郑晓明 2 ; 薛舒丹 2 ;

作者机构: 1.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东省蔬菜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苦瓜;果实品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综合评价模型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4 年 012 期

页码: 160-1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促进苦瓜种质资源的优势利用,对82份苦瓜种质资源的11项果实品质指标进行评价分析。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鉴定多样性苦瓜资源果实中果糖、葡萄糖、苹果酸、莽草酸、柠檬酸、富马酸、L-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等品质成分的含量,统计变异幅宽以及资源分布规律,进行成分相关性分析和资源聚类分析,并采用熵值法对各品质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和价值评价,构建标准化值加权法的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82份苦瓜种质资源的果实品质指标变异性较强且多呈近似偏/正态分布。其中,脱氢抗坏血酸、莽草酸和总抗坏血酸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1.13、0.83、0.79,各品质指标除果糖、脱氢抗坏血酸和总抗坏血酸含量外均呈近似偏/正态分布。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品质指标间均存在相关性,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含水率显著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苹果酸含量、富马酸含量显著正相关,总抗坏血酸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苹果酸含量及富马酸含量显著负相关。系统聚类分析将苦瓜种质资源划分为3个类群,一类群口感佳(糖酸含量高),二类群干物质含量高、口感适中,三类群营养物质抗坏血酸丰度高。依据构建的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分别筛选出4份综合品质较好及10份单项品质性状优良的资源。综上,苦瓜资源多样性丰富,基于品质分析及模型构建,为选育口感佳、营养足的新品种奠定材料基础。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块茎酶促褐变及与相关生理指标的关系. 王丽,王万兴,索海翠,胡新喜,秦玉芝,曾璐,李小波,熊兴耀. 2019

[2]辣椒种质资源果色多样性分析. 宋钊,陈潇,常静静,李静,曹健,何裕志,张白鸽. 2023

[3]不同龙眼品种果实成熟时糖含量及其特征研究. 帅良,钱盼红,刘文浩,韩冬梅,吴振先. 2016

[4]基于TPA法的荔枝资源果肉质地品质分析. 崔永宁,陈洁珍,史发超,姜永华,严倩,欧良喜,刘海伦,蔡长河. 2022

[5]桑椹品质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及12个桑品种的桑椹品质综合评价. 乔宇,廖李,刘璐,李阳,于翠,吴继军,程薇,陈学玲. 2014

[6]基于多元统计法的黄皮果实品质评价指标的选择. 陆育生,林志雄,曾杨,邱继水,常晓晓,潘建平. 2014

[7]苦瓜种子活力的研究. 张长远,何晓莉,罗少波,罗剑宁,郑晓明. 2002

[8]不同抑制剂对苦瓜粉味觉的修饰效果. 张慧敏,邓媛元,张瑞芬,张雁,魏振承,马永轩,刘磊,张名位. 2018

[9]苦瓜新品种绿钻1号的选育. 郭金菊,罗剑宁,吴海滨,龚浩,刘小茜,张长远. 2021

[10]海南6个苦瓜品种对白粉病抗性的鉴定. 周洋,蓝国兵,佘小漫,于琳,周冬梅,金宝红,何自福. 2020

[11]苦瓜新品种'美玉1号'. 龚浩,吴海滨,李俊星,罗少波,郑晓明,刘小茜,罗剑宁. 2020

[12]氰霜唑及其代谢物4-氯-5-(4-甲苯基)-1H-咪唑-2-腈在苦瓜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膳食安全性评价. 叶倩,朱富伟,王富华,万凯. 2020

[13]碧绿二号苦瓜的选育. 龚浩,罗少波,罗剑宁,张长远,郑晓明,郭汉权,何晓莉. 2002

[14]PEG模拟干旱条件下苦瓜品种芽期抗旱性鉴定与筛选. 陈世国,谢景,李育军. 2012

[15]苦瓜的干物质和养分累积与分配规律. 张白鸽,曹健,张长远,宋钊,张福锁,陈新平. 2016

[16]珍珠苦瓜新品种'美玉二号'. 刘小茜,郑晓明,吴海滨,李俊星,罗少波,罗剑宁,龚浩. 2022

[17]污泥复混肥对苦瓜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研究. 李文英,彭智平,黄继川,于俊红,林志军. 2010

[18]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苦瓜上的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 朱富伟,叶倩,黄玉芬,黄聪灵,王富华,万凯. 2020

[19]苦瓜新品种‘丰绿3号’. 张长远,罗剑宁,何晓莉,龚浩,吴海滨,黄河勋. 2019

[20]碧绿苦瓜的选育. 罗少波,龚浩,罗剑宁,郑晓明,张长远,何晓莉.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