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单皓 1 ; 张久刚 1 ; 崔爱民 1 ; 王云峰 1 ; 张虎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密度;产量;性状
期刊名称: 陕西农业科学
ISSN: 0488-5368
年卷期: 2019 年 65 卷 009 期
页码: 1-3
摘要: 为了给旱塬地玉米单产实现高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在黄土高坡旱塬地生态区,以玉米新品种临玉3号、晋单63号、大丰30为试验材料,设置了4个种植密度(B1:67 500株·hm-2,B2:75 000株hm-2,B3:82 500株·hm-2,B4:90 000株·hm-2),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旱塬地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黄土高坡旱塬地推荐种植玉米新品种大丰30,适宜密度为75 000株· hm-2.
- 相关文献
[1]密度对‘九圣禾2468’玉米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席吉龙,王珂,杨娜,席凯鹏,姚景珍,李永山,张建诚,薛建兵. 2018
[2]林下花生单粒精播最适密度研究. 田跃霞,白冬梅,权宝全,薛云云,王贵江. 2018
[3]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性状、土壤水分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倒伏率的关系. 邓妍,王创云,赵丽,张丽光,郭虹霞,王陆军,牛学谦,王美霞. 2017
[4]不同类型品种和密度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张冬梅,张伟,樊修武,黄明镜,黄学芳,刘恩科,池宝亮. 2011
[5]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农艺、光合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丽,郭虹霞,王创云,王陆军,张丽光,王晋,李永平,韩彦青. 2015
[6]耐密玉米杂交种密度效应研究. 杨贵兰,李新海,李红,李爱军,董红芬,申毅力. 2009
[7]不同品种和密度对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杨娜,席吉龙,郝佳丽,王珂. 2017
[8]不同品种与种植密度对旱地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化涛,黄学芳,黄明镜,闫六英,池宝亮. 2010
[9]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高寒区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梦飞,郭庆瑞,郭凤琴. 2011
[10]玉黄金化控对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席凯鹏,席吉龙,杨娜,郝佳丽,张建诚,李永山,姚景珍. 2017
[11]不同密度和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温日宇,郭耀东,刘建霞,姜庆国. 2011
[12]密度与播期对晋西旱作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小强,武建凯,赵铭森,王若鹏,梁晓红,李娜,任重,寇圆媛. 2015
[13]玉米新品种晋单63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崔爱民,张久刚,张虎,单皓,贾康民. 2011
[14]中国玉米自交系植株性状分析. 李凌雨,阎彩清,邢亚静,王学雄. 2002
[15]中国农家玉米品种性状变异研究. 李凌雨,邢雅静,阎彩清,张效梅,王学雄,郭高明,赵怀生. 2004
[16]大同地区适宜苦荞品种的筛选研究. 马大炜,李荫藩,李岩,梁秀芝. 2015
[17]和顺县甜荞品种筛选试验. 吴云霄,赵建栋,白瑞繁. 2020
[18]PGR植物营养生长素在水稻上的试用. 苗贵元,王广元,梅青. 2001
[19]早熟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研究. 岳焕荣,杨忠. 1997
[20]糜子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品种选育侧重性状探讨. 杨如达,李海,林凤仙,梁海燕.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矮花叶病毒分离物基因组克隆及多样性分析
作者:张虎;景晓雅;孙柳清;崔爱民;张鹏华;单皓;陈伟
关键词:玉米;SCMV;基因组;多样性
-
早熟多抗玉米新品种先得利19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作者:崔爱民;张久刚;张虎;单皓;陈伟
关键词:玉米;先得利198;早熟多抗;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对盐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作者:单皓;张虎;崔爱民;王云峰;张久刚
关键词:玉米;盐胁迫;外源生长调节物质;种子萌发;缓解效应
-
玉米杂交育种中杂交组合灰色评判的应用优势
作者:张虎
关键词:玉米;杂交育种;杂交组合;灰色评判
-
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植物转化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张虎;张鹏华;崔爱民;单皓;张久刚
关键词:植物;转化方法;知识产权;存在问题
-
晋南雨养旱田不同玉米品种耐旱性聚类分析
作者:张虎;张鹏华;张久刚;崔爱民;单皓
关键词:旱田;玉米;耐旱性;聚类
-
高产多抗玉米杂交种晋单63号述评
作者:单皓;张久刚;崔爱民;张虎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晋单63号;高产;多抗;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