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浙江省猪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怡洁 1 ; 袁秀芳 1 ; 徐丽华 1 ; 余斌 1 ; 苏菲 1 ; 叶十一 1 ; 卢碧凯 1 ; 蒋利明 1 ; 张晖 1 ; 李军星 1 ;

作者机构: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浙江省台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毒力因子;黏附素基因;肠毒素基因;分子流行病学

期刊名称: 中国兽医学报

ISSN: 1005-4545

年卷期: 2023 年 43 卷 08 期

页码: 1651-1657+17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旨在调查浙江省猪源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和毒力基因特征。采用标准细菌学方法对大肠杆菌进行分离,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2014-2021年共分离到137个携带ETEC黏附素或肠毒素基因的大肠杆菌菌株,其中禁抗后平均每年分离到的菌株数量是禁抗前的2倍。肠毒素基因检测结果表明,STb (129/137,94.2%)最常见,其次是STa (64/137,46.7%)和LT (62/137,45.3%);黏附素基因以F18 (56/137,40.9%)最占优势,其次为K88 (28/137,20.4%),未检测到K99和987P及F41等黏附素。上述137个临床分离株中共检测到16种不同的毒力因子模式,平均每8.6个菌株产生一种不同的毒力因子模式;其中39.4%的菌株仅携带肠毒素基因,检测不到经典的黏附素基因,而1.5%的菌株则与之相反。共有81株菌同时检测到肠毒素和黏附素基因,占检出总数的59.1%。在所有被检测的生长阶段,肠毒素STb均为检出率最高的肠毒素,且随着日龄增加检出率逐渐降低。黏附素F18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检出率不断提高;K88黏附素在各个生长阶段均能检出,尤其在产房仔猪中检出率最高。口腔灌服不同毒力因子模式ETEC菌株对小鼠的致死率介于0~40%,攻毒7 d后不同组的小鼠肠内容物中攻毒菌株的带菌率介于0~100%。综上所述,饲料禁抗后浙江省腹泻猪群中ETEC分离率明显上升,所携带的肠毒素以STb为主,黏附素以F18为主。菌株的毒力因子模式复杂,对小鼠的致病力及在小鼠体内的持续存活能力有明显差异,说明小鼠作为猪源ETEC的传播媒介作用在不同菌株间存在较大差异。

  • 相关文献

[1]四川石渠县牦牛源蜱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刘城成,唐天才,塔英,林宝山,袁东波,郭莉,侯巍,莫茜,阳爱国,郝力力,李锐. 2020

[2]鸭疫里默氏杆菌强、弱菌株外膜蛋白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刘燕,韦强,鲍国连,季权安. 2008

[3]奇异变形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 陈小敏,杨华,桂国弘,温雪婷,戴宝玲,肖英平. 2019

[4]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分离株血清型的PCR鉴定和Apx毒素基因检测. 卢碧凯,袁秀芳,徐丽华,余斌,苏菲,叶十一,陈怡洁,蒋利明,张晖,李军星.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