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江流域棉花品种产量与纤维品质发展趋势预测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葛知男 1 ; 冷苏凤 1 ; 徐鑫华 1 ; 承泓良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棉花;产量;纤维品质;预测;灰色动态模型

期刊名称: 棉花学报

ISSN: 1002-7807

年卷期: 1990 年 01 期

页码: 36-43

摘要: 灰色动态模型是灰色系统理论中用于预测的主要方法。本文以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皮棉产量、成纱品质指标,以及产量组分,纤维物理性能资料,建立 GM(1,1)动态模型,对长江流域棉花新品种产量与纤维品质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皮棉产量与成纱品质均呈上升趋势,90年代末期可分别达到105.90公斤与3078分。然而,产量组分与各项纤维物理指标的发展趋势并不一致。单株铃数、衣分、主体长度、细度与成熟度为上升趋势,可分别达到22.79铃/株、40.39%,30.24毫米、5933米/克与1.97;铃重,单纤维强力与断裂长度为下降趋势,预测分别为5.03克/铃、3.63克与20.17千米。

  • 相关文献

[1]长江流域棉花品种的产量与纤维品质发展趋势. 葛知男,冷苏凤,徐鑫华,承泓良. 1990

[2]棉花产量与纤维品质的典型相关分析. 承泓良,刘桂玲,蒋玉翠,唐灿明. 1992

[3]优质、高产、无酚棉新品种苏研608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肖松华,刘剑光,赵君,吴巧娟,徐剑文. 2015

[4]黄萎病发病级别对高品质棉渝棉1号的影响. 狄佳春,陈旭升,刘剑光,肖松华,许乃银. 2004

[5]适合机采直播早熟棉花品种徐棉608. 李卫华,胡新燕,赵明明,冯营,孙亚伟,陈晓光,李可. 2021

[6]棉花分子标记冗余性检测与评价的方法. 王为,叶泗洪,潘宗瑾,王海洋,高进,蔡立旺,陈建平,王永慧,潘群斌,王长彪. 2015

[7]棉花杂种优势预测技术研究进展. 陈旭升,钱大顺,狄佳春,张香桂. 2000

[8]江苏不同生态棉区与棉花纤维品质的研究. 朱绍琳,李大庆,华国雄,李宗岳,李秀章,王鉴远,范业炎,周道昌,耿正桂. 1991

[9]棉花纤维品质性状的相关剖析. 顾双平,常晓阳. 2002

[10]棉花纤维品质QTL定位研究进展. 叶泗洪,吴德祥,路曦结,添长久,潘宗瑾,杨华,吴春. 2017

[11]转兔角蛋白基因改良棉纤维品质研究. 张震林,刘正銮,周宝良,陈松,张香桂. 2004

[12]高品质转野生荠菜凝集素基因棉花的获得. 肖松华,吴巧娟,刘剑光,狄佳春,许乃银,陈旭升,柏立新. 2005

[13]转基因抗虫棉湘FZ031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匡政成,郭利双,王为,汪保华,丁世勇,陈浩东. 2023

[14]外源纤维改良基因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研究. 张震林,周宝良,刘正銮,陈松,张香桂. 2004

[15]长江流域棉花纤维品质的区域特征研究. 许乃银,陈旭升,狄佳春,肖松华,刘剑光. 2003

[16]基因型和生态条件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徐立华,何循宏,杨德银,王阶祥,陈建平. 2003

[17]转蚕丝芯蛋白基因获得高强纤维棉花植株. 张震林,陈松,刘正銮,周宝良,张香桂. 2004

[18]以泗阳点数据分析黄河流域杂交棉参试品系主要经济性状与环境效应. 崔小平,王卫军,孙宝林. 2010

[19]陆地棉铃壳率与产量、早熟性及纤维品质的关系. 狄佳春,陈旭升,赵亮. 2014

[20]棉花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承泓良,刘桂玲,蒋玉琴,唐灿明.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